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颖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响因素
  • 1篇毒性
  • 1篇毒株
  • 1篇心脏毒性
  • 1篇脏毒
  • 1篇知晓
  • 1篇知晓情况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缺陷病
  • 1篇系统进化分析
  • 1篇腺癌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病
  • 1篇免疫缺陷病毒

机构

  • 3篇南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南通市肿瘤医...
  • 1篇哈励逊国际和...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陈颖
  • 2篇庄勋
  • 1篇李小杉
  • 1篇吴玉婷
  • 1篇李春建
  • 1篇卫平民
  • 1篇田甜
  • 1篇钟平
  • 1篇朱小丽
  • 1篇周元
  • 1篇高蓉
  • 1篇朱可心
  • 1篇刘扬

传媒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表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在接受表柔比星化疗后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76例接受表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信息资料,根据其心脏毒性发生情况,分为无心脏毒性组和心脏毒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分期、既往疾病史、联合放疗、联合化疗药物等因素,揭示发生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结果:276例接受表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110例发生心脏毒性,发生率为39.86%。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联合放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未联合使用右丙亚胺为导致心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表柔比星化疗后心脏毒性发生率较高,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联合放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应该加强监护,积极控制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同时联合使用右丙亚胺,避免心脏毒性的发生。
吴玉婷陈颖陈颖朱小丽
关键词:表柔比星心脏毒性乳腺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CRF01_AE毒株在我国的分子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HIV-1CRF01_AE毒株在我国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提取数据,按地区和研究人群分组进行Meta分析,计算HIV-1CRF01_AE感染者占不同高危人群的比例。从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HIV基因数据库(LosAlamosdatabase)中下载中国地区的CRF01_AEpol区基因序列,利用FastTree2.1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成簇分析。根据BEASTV1.6.2和Spread计算贝叶斯因子分析空间地理传播关联。结果HIV-1CRF01_AE毒株在我国6个地区的MSM人群中所占比例均〉45.0%;在东部、北部、西南和中南地区的异性性行为人群中所占比例均〉30.0%;在中南地区的静脉药瘾人群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7.3%(95%CI:35.1%~79.6%);而输血传播人群仅在中南地区占有较低的比例,为10.6%(95%CI:6.2%~14.9%)。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毒株在我国形成7个独立的传播簇,其中簇1、3、5主要流行于异性性行为感染人群中,簇2及簇6主要流行于MSM人群中,簇4主要流行于性行为感染人群中。簇1~5均在西南地区流行,中南地区主要流行簇7和簇1,北部地区主要流行簇2和簇6,东部地区主要流行簇2和簇4,东北地区主要流行簇6。贝叶斯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在我国东部、中南部、西南部、北部及东北部的省份之间传播关系错综复杂。结论CRF01_AE毒株活跃在我国各个地区的多个高危人群中,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关联错综复杂。
朱可心庄勋周元高蓉卫平民钟平陈颖李春建李小杉
关键词:META分析系统进化分析贝叶斯定理
公共卫生学院学生艾滋病防治措施知晓情况探析
2021年
目的:收集某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对艾滋病防治措施的知晓情况,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促进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江苏省某高校公共卫生学院604例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53份,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公共卫生学院学生艾滋病防治措施知识总体及格率为48.6%。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与低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专业满意度较高、生活习惯较好的学生防治措施知识掌握程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专业满意度、生活习惯为影响学生掌握艾滋病防治措施的因素。结论:公共卫生学院高年级学生艾滋病防治措施掌握情况更好,专业满意度及生活习惯是重要影响因素。
钟诗瑶乔莉陈颖张诗晗苏志霞李会琳于姝敏张雪阳刘扬褚敏捷庄勋田甜
关键词:公共卫生艾滋病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