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刚
-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癌胚抗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分析术前癌胚抗原(CEA)、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与结直肠癌(CRC)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CEA、D-D和FIB术前检测在CRC诊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158例CRC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检测血浆CEA、D-D和FIB水平,随访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分析术前血浆CEA、D-D和FIB水平与CR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TNM分期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58例患者的术前血浆CEA、D-D和FIB平均水平分别是(4.41±0.84)ng/mL、(0.48±0.13)mg/L和(3.72±0.73)g/L。术前血浆CEA、D-D和FIB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术前血浆CEA、D-D和FIB水平与CRC患者的TNM分期相关(P<0.05);经单因素分析,术前血浆CEA、D-D和FIB水平均是CRC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血浆CEA、D-D和FIB水平与CRC患者的TNM分期相关,是预后的危险因素,高水平CEA、D-D和FIB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较低。
- 周建刚邵荣
- 关键词:癌胚抗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结直肠癌
-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FTS)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直肠癌患者105例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3),所有患者均接受结直肠癌开放限期手术治疗,对照组52例给予围术期常规治疗处理,观察组53例采用FTS干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潴留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C3及C4补体水平的变化,测得手术前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等应激指标的变化,统计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201.41±40.12min、术中出血量150.11±76.23mL、尿潴留时间1.61±1.01d、肛门排气时间3.01±1.03 d、首次排便时间2.65±1.24 d、住院时间6.88±1.22 d,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3d CRP71.26±12.12 mg/L、Cor 178.26±20.46μg/L,术后3d两组CRP、Cor均上升,但观察组术后3d其CRP、Cor均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术后3d免疫指标IgA 2.32±0.66 g/L、IgM 0.77±0.35 g/L、IgG 10.78±2.35 g/L、C3补体0.81±0.14 g/L及C4补体0.23±0.08 g/L,两组术后3d IgM、IgG、C3、C4均降低(P<0.05),观察组IgG及补体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4)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例(7.55%),对照组17例(32.6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用于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可加速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优化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周建刚邵荣曹晓蕾
- 关键词: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免疫功能应激反应
-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手术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和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加速康复组),2005年~2007年5月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8例按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处理(传统方法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肠排气、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加速康复组与传统组相比,前组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提前,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结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储军周建刚
- 关键词: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
- 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应激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武进中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6例接受胃癌腹腔镜手术病人。按入院顺序抽签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传统方法),ERAS组(腹腔镜+ERAS),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计数评估术后应激反应。通过检测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评估营养状态。结果两组病人基线特征和手术结果相似。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病人术后首次肠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花费少(P<0.05)。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TNF-α外,CRP、IL-6、白细胞计数均先应激上升后逐渐恢复,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术后3dCRP、IL-6上升幅度较低(P<0.05),白细胞计数上升幅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术后3d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幅度较低(P<0.05),并在术后7d恢复接近术前水平。结论 ERAS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有利于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术后应激反应更轻,营养状态更稳定,从而促进术后康复。
- 周建刚邵荣杨波
- 关键词:胃癌加速康复外科术后应激反应营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