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继辉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醒脑
  • 1篇醒脑静
  • 1篇醒脑静注射液
  • 1篇血压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治疗高血压脑...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 1篇麝香
  • 1篇细胞
  • 1篇颅内
  • 1篇颅内出血
  • 1篇颅咽管瘤
  • 1篇脑出血
  • 1篇内出血
  • 1篇高血压
  • 1篇高血压脑出血
  • 1篇高血压性
  • 1篇白细胞

机构

  • 2篇榆林市第二医...

作者

  • 2篇夏志强
  • 2篇李涛
  • 2篇宫剑
  • 2篇高丽
  • 2篇田继辉
  • 2篇张伟

传媒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穿刺碎吸术后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穿刺碎吸术后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穿刺血肿碎吸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均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一氧化氮(NO)、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MIF)、制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的变化,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评定两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②治疗后,两组血清NO水平上升,血清MIF、IL-6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NL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MIF、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ADL评分上升,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ADL评分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1周、2周后,两组脑血肿体积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穿刺碎吸术后辅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有效率高,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明显,预后较好。
夏志强杜彦挺杜光勇高丽张伟李涛田继辉宫剑
颅咽管瘤中IL-1α、IL-6的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在颅咽管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行外科手术切除的颅咽管肿瘤标本57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组织标本中IL-1α,IL-6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情况与颅咽管瘤的病理类型、术后复发率及切除率的关系。结果本次实验57例组织标本中,40例全切除(70.2%),9例次全切除(15.8%),8例大部切除(14.0%);IL-6阳性表达25例,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是否全切除有统计学差异(P=0.039),与病理类型、是否复发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α仅在乳头鳞状型颅咽管瘤中阳性表达2例,其阳性表达率与病理类型、是否复发及肿瘤是否全切除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咽管瘤与其周围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发生可能是颅咽管瘤手术难以全切除的重要因素,其中IL-6参与了这种炎性反应的发生。
夏志强杜彦挺杜光勇高丽张伟李涛田继辉宫剑
关键词:颅咽管瘤白细胞介素炎性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