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丁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肿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大细胞
  • 2篇肾肿瘤
  • 2篇凝集素
  • 2篇肥大
  • 2篇肥大细胞
  • 2篇半乳糖凝集素
  • 2篇半乳糖凝集素...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原发性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成分
  • 1篇肉瘤
  • 1篇软骨
  • 1篇软骨肉瘤
  • 1篇肾脏

机构

  • 8篇三峡大学
  • 3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丁
  • 5篇胡余昌
  • 4篇刘宇飞
  • 2篇郎博娟
  • 2篇唐立华
  • 1篇尹为华
  • 1篇周小鸽
  • 1篇杨春蓉
  • 1篇代文莉
  • 1篇马金阳
  • 1篇宋子华
  • 1篇王琼
  • 1篇陈路
  • 1篇徐亚卡
  • 1篇王晓璐
  • 1篇周静
  • 1篇杨春蓉
  • 1篇王清
  • 1篇吴琪
  • 1篇王琼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敲除对MRSA感染小鼠皮肤模型中脓肿发展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小鼠皮肤模型中对皮肤脓肿发展以及肥大细胞(mast cell,MC)激活的影响。方法将6~8周龄的野生型小鼠和Gal3基因敲除(Gal3^(-/-))小鼠分为4组:野生型小鼠+PBS组、野生型小鼠+MRSA组、Gal3^(-/-)小鼠+PBS组、Gal3^(-/-)小鼠+MRSA组,分别皮下注射MRSA或PBS,每组5只。观察记录小鼠皮肤脓肿发展和病理学变化,比较皮肤组织中的载菌量,并分析相关炎性细胞因子、MC脱颗粒及活化标志物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的差异。结果感染MRSA后,野生型小鼠皮肤出现渐进性脓肿,而Gal3^(-/-)小鼠脓肿体积较小。与野生型小鼠+MRSA组相比,Gal3^(-/-)小鼠+MRSA组皮肤载菌量显著降低(P<0.01),且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较少的炎症细胞浸润。Gal3^(-/-)小鼠皮肤中的细胞因子IL-1β、TNF-α、IL-33、TGF-β和IL-10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甲苯胺蓝染色显示,野生型小鼠+MRSA组皮肤组织中大量MC释放颗粒物质,而Gal3^(-/-)小鼠+MRSA组仅发现少量脱颗粒的MC。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发现,Gal3^(-/-)小鼠+MRSA组中5-HT的表达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MRSA组。结论Gal3缺失降低MRSA感染导致的小鼠皮肤中MC的活化与脱颗粒,改变炎症反应,减轻了皮肤组织的脓肿发生。
王淑君张丁李一鸣张思怡周静陈紫涵程美琦韩珊珊王德成晁金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敲除肥大细胞
冷冻切片机吸热器对冷冻切片质量的影响
宋子华王清张丁陈路胡余昌唐立华
具有显著脂肪成分的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2019年
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是一种上皮和间质成分形态多样的少见肿瘤。最早由Pawade等[1]于1993年首次报道,Michal和Syrucek[2]根据其形态学特征于1998年正式命名为MESTK。本病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仅200余例,较少见[3-5]。本文报道1例具有显著脂肪成分的MESTK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
刘宇飞何梦溪代文莉黄鑫郎博娟吴琪张丁胡余昌
关键词:肾肿瘤脂肪
肾脏原发性间叶性软骨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肾脏间叶性软骨肉瘤(renal 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R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特点及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17岁和45岁,临床表现为腰痛、血尿和发热。肿瘤均位于右肾。影像学检查显示边界清晰、高密度的肿瘤内见斑驳钙化。眼观:肿瘤切面灰白色,质地软硬不均,点缀着不规则钙化物。镜检:肿瘤由未分化的小细胞和透明软骨岛构成,两种成分截然分界或相互混杂。小细胞圆形~短梭形,胞质稀少,呈片状或血管外皮瘤样排列;软骨区细胞相对成熟,局灶骨化。免疫表型:小细胞及软骨区vimentin及Sox-9均呈弥漫阳性,小细胞CD99呈不同程度胞膜阳性,S-100和D2-40主要表达于肿瘤软骨区。结论RMC是一种具有软骨分化的罕见恶性肿瘤,其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点。病理形态特征结合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刘宇飞尹为华王晓璐税晓莉徐亚卡张丁胡余昌
关键词:肾肿瘤间叶性软骨肉瘤小细胞
Cyclin D1、CD10和Bcl-2在毛母细胞瘤和基底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Cyclin D1、CD10和Bcl-2对毛母细胞瘤(TB)和基底细胞癌(B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19例TB和50例BCC进行Cyclin D1、CD10和Bcl-2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其在肿瘤周围间质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B中Cyclin D1全部阴性,高于BCC的阴性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62 5,P<0.01);CD10在TB和BCC中表达率分别为89.5%和36%,差异有显著性(χ2=15.750 9,P<0.01);Bcl-2在TB和B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4.2%和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23 7,P<0.01)。对TB和BCC的鉴别,单个标记物中,Cyclin D1(-)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CD10(+)敏感性较高,Bcl-2(+)有较高的特异性;三者联合检测在两者的鉴别中诊断特异性高达94%。结论:Cyclin D1、CD10和Bcl-2在TB和BCC周围间质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有鉴别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该三项指标可提高TB和BCC鉴别诊断的特异性。
郎博娟唐立华刘宇飞马金阳王琼张丁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毛母细胞瘤CYCLINCD10BCL-2
Galectin-3缺失对银屑病小鼠模型中肥大细胞活化及皮肤损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皮肤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3)对银屑病小鼠模型中皮损处肥大细胞激活及银屑病皮炎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每日分别对SPF级Gal3野生型(Gal3^(+/+))和Gal3基因敲除(Gal3^(−/−))小鼠背部裸露皮肤处涂抹相同剂量咪喹莫特乳膏,连续5 d以构建银屑病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背部大体病变,并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进行评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皮损组织细胞因子il-1、il-17表达,比较Gal3^(+/+)小鼠和Gal3^(−/−)小鼠银屑病炎症的严重程度;HE染色观察比较皮损组织病理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小鼠皮损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差异;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肥大细胞活化标志物如类胰蛋白酶和5-羟色胺(5-HT)的表达、分布等差异。结果:连续应用咪喹莫特乳膏后,Gal3^(−/−)小鼠背部出现鳞屑、浸润斑块和红斑等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而Gal3^(+/+)小鼠背部出现细小鳞屑与少量浸润,Gal3^(−/−)小鼠PASI评分较Gal3^(+/+)小鼠明显升高;Gal3^(+/+)小鼠与Gal3^(−/−)小鼠皮损处il-1、il-17表达升高,但后者炎症因子表达上调更显著。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Gal3^(+/+)小鼠表皮稍增厚,Gal3^(−/−)小鼠表皮明显增厚,且网脊向下延伸部分伴有炎症细胞聚集;甲苯胺蓝染色表明Gal3^(+/+)小鼠皮损组织肥大细胞分布稀疏且大部分结构完整,而Gal3^(−/−)小鼠肥大细胞数量增多并广泛分布于皮肤组织,且多数肥大细胞处于活化脱颗粒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Gal3^(−/−)小鼠皮损组织类胰蛋白酶和5-HT较Gal3^(+/+)小鼠表达信号明显增强,且多集中在表皮损伤处。结论:Gal3的缺失引起银屑病小鼠模型皮损处肥大细胞过度活化,加重银屑病皮肤炎症损伤发生和疾病进展,Gal3在该模型中对皮损处肥大细胞活化与脱颗粒有抑制作用。
程美琦金柱张丁王琼胡悦晁金王德成韩珊珊
关键词:银屑病半乳糖凝集素-3肥大细胞
儿童滤泡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滤泡性淋巴瘤(F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6年2月(例1)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年6月(例2)诊断的儿童FL,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B细胞克隆分析及IRF4融合基因检测,随访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1例,女1例,年龄6岁3个月和12岁,发病部位均为头颈部淋巴结,起病时间均为2个月余且无其他病灶,组织病理学上均表现为膨胀的大滤泡,呈大结节分布,结节内细胞弥漫分布,细胞较大,类似中心母细胞,例2可见星空现象。免疫组织化学例1显示结节内bcl-2、MUM1阳性,bcl-6弱阳性,CD10阴性,Ki-67阳性指数>50%;例2显示结节内bcl-6、CD10阳性,bcl-2阴性,Ki-67阳性指数>50%。例1遗传学示IgK VK-JK呈寡克隆性重排。例2遗传学示IgH FR1-JH呈单克隆性重排,IgH FR2-JH呈单克隆性重排。2例IRF4融合基因检测显示均无IRF4断裂。EBER均阴性。结论儿童FL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肿瘤,其发病部位具特征性,显示高级别病变或强的侵袭性形态学特征,但其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又有不同,亟需我们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杨春蓉杨春蓉胡余昌周小鸽
关键词:儿童
甲状腺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HT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结合文献对本院病理科会诊的2例HTT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及BRAFV600E突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6岁和51岁。肿瘤均位于左侧腺叶,具有完整纤维包膜。组织学形态示肿瘤具有特征性小梁状生长方式和小梁内玻璃样变物质。肿瘤的细胞学特点类似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高柱状,具有嗜酸或透明的胞质。细胞核呈卵圆形,具有不明显的核仁,可见核内包涵体和核沟,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常可见胞质内黄色小体和砂砾体。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CD56均(+),降钙素、细胞角蛋白19、间皮细胞(HBME-1)、突触素和嗜铬粒素A均(-)。其中1例半乳糖凝集素-3(-)。Ki-67(克隆号MIB-1)2例均显示细胞膜着色,而另一个克隆SP6(+)且增殖指数<1%。2例BRAF V600E蛋白均(-)。遗传学证实均无BRAFV600E突变。2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12和24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 HTT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HTT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MIB-1免疫组化标记可确诊该肿瘤。
刘宇飞胡余昌杜婷婷贺蔚文黄芬张丁蒲勤学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