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华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张家口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溶酶
  • 1篇溶酶原激活剂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生存素
  • 1篇受体
  • 1篇尿激酶
  • 1篇尿激酶型
  • 1篇尿激酶型纤溶...
  • 1篇纤溶
  • 1篇纤溶酶
  • 1篇纤溶酶原
  • 1篇纤溶酶原激活
  • 1篇纤溶酶原激活...
  • 1篇腺癌
  • 1篇激活剂
  • 1篇激酶
  • 1篇表皮
  • 1篇表皮生长因子

机构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张家口教育学...

作者

  • 1篇博爱华
  • 1篇韩德兰
  • 1篇陈书英
  • 1篇王永清
  • 1篇杨晓华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EGFR、Survivin和uPA在乳腺癌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生存素(Survivin)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表达的意义和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V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乳腺癌和32例乳腺腺瘤中EGFR,Survivin和uPA阳性率。结果:乳腺腺瘤和乳腺癌EGFR阳性率分别为18.75%和63.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乳腺腺瘤和乳腺癌阳性率分别为65.62%和70.45%;uPA在乳腺腺瘤和乳腺癌阳性率分别为31.25%和61.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Survivin和uPA在分期低(Ⅰ、Ⅱ期)、非浸润型和无转移组阳性率均低于分期高(Ⅲ、Ⅳ期)、浸润型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EGFR、Survivin和uPA在乳腺癌中表达率较高,而且和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有关。检测它们对提示预后和靶向治疗有指导意义。
王永清韩德兰博爱华陈书英杨晓华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生存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