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葆华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某含硫铁矿优化硫资源回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 2016年
- 南京某铁矿选矿厂在利用含硫铁矿石选铁的过程中反浮选回收以黄铁矿为主的伴生硫矿物,但目前黄铁矿浮选的指标较差。运用矿物解离分析仪(MLA)测试、化学分析、XRD分析等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现有入浮原矿和浮选硫精矿中硫矿物的工艺矿物学特征,主要对黄铁矿的粒度分布及其解离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黄铁矿浮选指标较差和浮选铁尾矿含硫较高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入浮原矿的磨矿细度较低,-0.074 mm含量为60.80%;入浮原矿中黄铁矿单体解离度不高,为70.92%,不利于硫精矿品位及硫回收率的提高;硫精矿中黄铁矿单体解离度仅为80.72%,连生体较多是导致其品位较低的主要原因。黄铁矿的嵌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连生体中的黄铁矿容易进一步实现单体解离。因此可通过优化药剂制度及浮选条件提高粗选的硫回收率,降低铁尾矿中的硫含量,并通过对浮选粗精矿再磨—精选提高硫精矿品位,且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该含硫铁矿的硫资源回收工艺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 杨葆华邹安华孙体昌徐承焱
- 关键词:黄铁矿单体解离度
- 十二烷基磺酸钠在赤铁矿表面吸附动力学被引量:6
- 2016年
- 利用带耗散功能的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十二烷基磺酸钠在Fe2O3石英晶体谐振器表面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层构象.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在赤铁矿表面的吸附是一个快速达到吸附平衡的过程,p H值对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吸附影响较为明显,p H值在3~9的范围内,随着p H值增加,药剂吸附层黏弹性逐渐增大,吸附层稳定性减弱,赤铁矿回收率逐渐下降,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吸附过程只有一个吸附阶段,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层不发生明显构象变化;当p H值为10和11时,十二烷基磺酸钠吸附量明显增加,赤铁矿回收率也开始回升,吸附过程存在多个吸附阶段,吸附的第一阶段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的第二阶段符合Elovich方程,并且随着吸附的进行,吸附层发生明显构象变化.
- 寇珏杨葆华徐世红孙体昌
- 关键词:赤铁矿浮选十二烷基磺酸钠吸附动力学石英晶体微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