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和CT引导下立体定向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8例行手术治疗的HCH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和观察组(CT引导下立体定向置管抽吸引流术),其中对照组62例,观察组56例。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GC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90d预后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血肿清除率和血肿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GC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14d两组GCS评分较术前升高,神经功能评分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CT引导下立体定向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HCH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对于出血量不大的患者优选CT引导下立体定向置管抽吸引流术。
- 余任喜杨勇李佳沈峰祝斐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CT引导
- 早期颅动脉瘤夹闭术对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行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行颅动脉瘤夹闭术,观察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23.65±13.23)min,术中出血量(332.33±20.63)mL,住院时间(31.32±8.43)d。术后患者出现交通性脑积水7例、脑梗死10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7例,肺部感染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30/80);术后随访9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Ⅰ级12例、Ⅱ级16例、Ⅲ级34例、Ⅳ级5例,Ⅴ级13例。结论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重患者在早期行颅动脉瘤夹闭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 余任喜李佳陈坤山沈峰祝斐
- 关键词:危重患者预后
- 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手术者设为实验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临床疗效、预后、神经功能和炎症因子,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肿清除率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实验组出血量、血肿周围水肿、NIHSS评分、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观察远期疗效,实验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相比,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有效,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预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并发症少。
- 王润兰余任喜祝斐李佳沈峰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