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症状性痫性发作演变为脑炎后癫痫临床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症状性痫性发作演变为脑炎后癫痫临床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为治疗脑炎后癫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诊的78例脑炎急性期症状性痫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行为、思维变化等精神状态、影像学检查结果、服用抗癫痫药物情况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脑炎急性期症状性痫性发作演变为脑炎后癫痫症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8例脑炎急性期症状性痫性发作患者中,30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发展为脑炎后癫痫患者,发生率为38.46%,其中21例患者在随访6个月内发展为脑炎后癫痫,占发展为脑炎后癫痫患者比率为70%;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出现癫痫持续症状是影响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症状性痫性发作发展为脑炎后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后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是影响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症状性痫性发作发展为脑炎后癫痫的保护性因素(P <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症状性痫性发作发展为脑炎后癫痫的临床发生率较高,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出现癫痫持续症状的患者应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
- 刘娟冯志伟郭明升刘保强申真赵姗姗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发生率
- 改良经跟骨外侧壁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经跟骨外侧壁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1-05—2015—12采用改良经跟骨外侧壁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3例(38足),术中保留跟腓韧带及腓骨肌腱鞘在跟骨外侧壁止点的完整性。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皮肤坏死及感染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脂肪液化,经过换药后皮肤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9(6—24)个月。末次随访疗效根据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定:优25足,良9足,可4足,优良率达89.5%。结论对于跟骨骨折采用改良经跟骨外侧壁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术中能够完整清晰显露骨折端、有效保护跟骨外侧壁骨块及皮肤的血运、保护腓肠神经,保存跟腓韧带及腓骨肌腱鞘止点的完整性,避免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所导致的踝关节失稳,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的手术入路。
- 李治国冯志伟刘世军索海军付小青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
- 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5-01—2016-03诊治7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跟骨骨缺损量、临床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跟骨骨缺损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跟骨Bohler角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后距关节面台阶高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疗效按照Maryland评分评定:对照组优10例,良16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66.7%,观察组优27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2.3%;观察组Maryland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4,P=0.028)。结论改良小切口复位植骨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优良率高,术后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冯志伟李治国刘世军刘娟连霄飞索木森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
- 重建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建髓内钉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的疗效、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骨折20例。结果经10~24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5~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侧膝髋关节活动障碍。结论重建髓内钉固定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快,是治疗复杂性股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 娄宏亮马治国连霄飞李治国侯志强索木森陈少鹏冯志伟
- 关键词:股骨骨折重建髓内钉闭合复位
- 保留跟腓韧带完整性对于跟骨骨折术后维持踝关节稳定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保留跟腓韧带完整性对于跟骨骨折术后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自2010-06—2016-06诊治的46例跟骨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采用改良经跟骨外侧壁入路,保留腓骨肌腱鞘及跟腓韧带完整性;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切断跟腓韧带及腓骨肌腱鞘。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14.5个月;对照组获得随访8~27个月,平均16.9个月。观察组跟骨外侧疼痛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跑步时主观稳定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行走时主观稳定性与客观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跖屈位、背伸位距骨倾斜角>5°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跟腓韧带完整性在跟骨骨折术后可有效减轻患者足跟外侧疼痛及增强运动时主观稳定性。
- 李治国冯志伟刘世军梁振星
- 关键词:跟骨骨折
- 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接收的78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关节镜组(n=42)和传统组(n=36)。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传统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后关节功能、疼痛情况、离床活动时间、完全承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以及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僵直、骨折畸形愈合、伤口感染情况。结果关节镜组术后HSS评分、优良率及关节活动度均高于传统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离床时间、完全承重下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钢板固定术对膝关节功能以及疼痛的改善显著优于传统切开内固定术,具有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张国峰杨辉冯志伟刘殿魁卢海明胡清勇常德勇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功能疼痛
- 基于VEGF/VEGFR-2信号通路探讨穿山龙总皂苷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的效果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信号通路观察穿山龙总皂苷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 SD雌性大鼠50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骨折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10 mg/kg)、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20 mg/kg)和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40 mg/kg)。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经戊巴比妥钠(0.3 m L/100 g)腹腔注射麻醉,切除双侧卵巢,建立去势骨折模型,骨折对照组只建立股骨的简单横向闭合性骨折。建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骨折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结束后,制作股骨折后骨痂处骨结构病理切片,对股骨折后骨痂处行骨密度、血管数量测定,RT-PCR、Western blotting法对股骨折后骨痂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水平测定。结果与骨折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且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P <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穿山龙总皂苷低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骨痂处骨密度、血管数量、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促进去势大鼠骨折血管形成和骨折愈合;其机制与穿山龙总皂苷可促进去势大鼠骨折骨痂处VEGF、VEGF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激活VEGF/VEGFR-2信号通路有关
- 安晓晖刘恩吕飞冯志伟
- 关键词:骨折VEGFVEGFR-2穿山龙总皂苷去势大鼠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N-C、LOX-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TN-C)、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收治的15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急性脑出血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N-C、LOX-1水平。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N-C、LOX-1水平。观察并记录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釆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模型A(TN-C+LOXT)、模型B(年龄+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出血体积+脑出血破入脑室+OPN)、模型C(TN-C+LOX-1+年龄+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出血体积+脑出血破入脑室+OPN)评估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急性脑出血组患者血清TN-C、LOX-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N-C、LOX-1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均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15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共47.74%(74/155)发生预后不良,轻度组22.97%(17/67)发生预后不良,中度组50.00%(28/56)发生预后不良,重度组80.65%(29/36)发生预后不良,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出血体积、脑出血破入脑室、OPN、TN-C及LOX-1与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ROC分析显示模型C评估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AUC高于模型A及模型B(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N-C及LOX-1水平明显升高,二者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且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率。
- 刘娟郭明升冯志伟
-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