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164例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进一步探讨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间施行肠镜下息肉电凝切除的16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息肉均顺利切除,1例发生迟发性穿孔,经手术治疗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0.61%。结论肠镜下摘除息肉简单、快捷,安全性高。
- 侯玉梅胡勇贾傲
- 关键词:大肠息肉内窥镜电凝切除
-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对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予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ET-1)、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低于治疗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BA)、左侧椎动脉血流(LVA)和右侧椎动脉血流(RV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与对照组的17.78%相当(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内皮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 孙金柱于晓娜胡勇
- 关键词:苦碟子注射液纳洛酮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
- 伴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的胃癌32例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伴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的胃癌(AFP-producing gastric cancer,AFPG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胃癌手术切除标本976例,筛选术前血清AFP>10 ng/mL的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SALL4、GPC3、AFP、CDX2、p53、HER-2的表达;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976例胃癌中有32例AFPGC,依据组织学特征可分为5个亚型:肝样腺癌12例,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14例,弥漫型2例,卵黄囊瘤样型1例,混合型3例。32例AFPGC均不同程度表达原始胚胎分子标记SALL4、GPC3、AF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0%、62.5%、53.1%。三种标志物共阳性者8例,两种标志物共阳性者13例,仅有一种标志物阳性者11例。与单一表达组相比,共表达组血清AFP水平、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和p53表达更高。32例AFPGC中24例表达CDX2(75%),19例表达p53(59.4%),HER-2基因扩增共7例(21.9%)。结论SALL4、AFP和GPC3是诊断AFPGC有用的分子学标志物,共表达原始胚胎分子表型的胃癌侵袭性更强。
- 徐军王健陈君平程兰兰王星星胡勇
- 关键词:胃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 肝癌组织中PKM2表达及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检测肝癌组织中M2型丙酮酸激酶(M2 pyruvate kinase,PKM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实施肝脏穿刺活检,且均符合三维适形放疗指征。检测肝癌组织中PKM2蛋白的表达,对比不同PKM2蛋白表达患者放疗前后血清AFP水平,对比不同PKM2蛋白表达患者的放疗效果和敏感性。探讨肝癌组织中PKM2表达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PKM2蛋白阳性率为87.50%;放疗前后肝癌组织中PKM2蛋白阳性者血清AFP水平均高于阴性者(P<0.05),且放疗后肝癌组织中PKM2蛋白阳性和阴性者血清AFP水平均低于放疗前(P<0.05);PKM2蛋白阳性者缓解率(放疗敏感率)低于阴性者(P<0.05);临床分期Ⅲ期、Ⅳ期,低分化,PKM2蛋白阳性均是放疗不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74、5.328、5.942、7.135,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PKM2阳性率高,且与血清AFP水平、放疗敏感性均密切相关,PKM2蛋白阳性等均是放疗不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
- 马欢芦东徽徐滨徐明静胡勇潘跃银
- 关键词:肝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三维适形放疗敏感性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高细胞亚型与经典型的临床病理特征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高细胞亚型和经典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收治的85例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病理切片行伊红-苏木精染色。比较经典型和高细胞亚型的形态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中78例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经典型相比,高细胞亚型形态学特征中的肿瘤细胞的高/宽度比>2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29,P<0.05)。临床病理特征中高细胞亚型瘤体直径>5 mm、包膜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经典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9、4.653、5.313,P均<0.05)。颈部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多灶性和包膜侵犯是其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x^(2)=5.453、4.953、9.455、13.043,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细胞亚型、肿瘤多灶性和包膜侵犯是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81、4.510、4.360,P均<0.05)。结论PTMC的高细胞亚型侵袭性强,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并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较好的治疗方案。
- 王星星骆童王健胡勇郑绪才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