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涛 作品数:12 被引量:42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蝶鞍区肿瘤手术后低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2008年 背景与目的:大型复杂的鞍区肿瘤手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比较高,主要以脑性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wasting syndrome,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the 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为主,它们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原则相反,如果误诊常使病情恶化。本研究探讨低钠血症的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长海医院神经外科1999年3月至2007年12月鞍区肿瘤手术后出现的低钠血症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7例低钠血症患者中,56例血钠和血容量恢复,3~5d血钠纠正至正常,按24h尿钠检测结果补充钠,维持正常血钠水平,均获得痊愈出院。其中SIADH误诊为CSWS23例。1例由于血钠纠正过快而死于广泛性脑肿胀。结论:鉴别脑性耗盐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是治疗鞍区肿瘤手术后低钠血症的关键。血浆渗透压和中心静脉压测定对病情的判断有重要的价值。 岳志健 张煜辉 卢海涛 方亦斌 王来兴关键词:低钠血症 脑性耗盐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鞍区 肿瘤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手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从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药物洗脱支架对24例因椎动脉开口狭窄引发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行血管成形术,并分析患者影像学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狭窄明显改善,平均随访时间(19±2)个月,2例有轻度的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安全、可行,短期疗效满意。 卢海涛 张文川 黄清海 刘建民关键词:脑缺血 椎动脉 血管成形术 支架置入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前、后,计算机数值模拟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结合DSA影像,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单纯使用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处未破裂动脉瘤的1例患者,在支架置入前及支架置入后9个月,行血管形态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包括血液流线、血管壁面压力和剪应力等)。从三维旋转造影图像数据中获得模型,将生理脉动流作为进入流,采用软件生成网格并计算非定常层流的连续动力方程。结果与支架置入前比较,支架置入后,①血管形态学发生了明显改变,大脑中动脉的M1段和M2段下干血管夹角变大(67.7°变为124.1°),瘤体消失。②血流对瘤颈口冲击明显降低,改变动脉瘤内的压力,术前瘤顶平均壁面压力为977.06Pa,瘤颈处平均壁面压力为950.46Pa。支架置入后消除了瘤颈处的高壁面压力区域,9个月时复查该处平均壁面压力为831.31Pa。③改善动脉瘤表面的壁面切应力(WSS)分布,术前瘤顶区域的平均WSS为2.09Pa,瘤颈区域的平均WSS为7.51Pa,9个月复查时变得渐趋一致。结论血管内单纯支架置入通过对血管形态学的改变,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是使动脉瘤愈合的机制。 卢海涛 黄清海 杨鹏飞 刘建民 陈家亮 王盛章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计算机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对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评估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影响因素,采用德尔菲法调查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对教学改革的意见和评价,得出的调查结论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的一次有益尝试。 卢海涛 康与绯 张文川关键词: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 弹性颅内动脉瘤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弹性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动脉瘤壁的力学特点对其的影响。方法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采用计算流体-固体耦合分析,研究颅内动脉瘤弹性壁模型中的血液流动和管壁运动的相互耦合过程,及其对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弹性壁时动脉瘤形态发生改变,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夹角也发生改变,使射入流在动脉瘤内的流场分布和壁面剪应力在动脉瘤壁表面分布受到影响。结论CFD数值模拟能直观反映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了更好地进行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定量分析,应该采用更为准确的弹性壁模型。 卢海涛 黄清海 刘建民 陈家亮 王盛章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弹性壁 载瘤动脉 数值模拟分析 后交通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参数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在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手术安全性和短、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椎动脉平均狭窄率为62.4%±3.5%,均行药物洗脱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并对病人进行短期和中期随访。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结果:血管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管径及形态15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7例,减少70%4例。围手术期急性支架内栓塞2例。所有病人平均随访(22±2)个月,发生轻度支架内再狭窄2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4例.无明显改善2例。短期随访血管狭窄率为0-50%,平均10.1%±2.0%;中期随访血管狭窄率为0-60%,平均12.2%±2.3%;其平均狭窄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lek评分为1分24例,4分2例。随访期间死亡3例。结论药物洗脱支架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卢海涛 张文川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成形术 药物洗脱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手术安全性和短中期疗效。方法从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间采用药物洗脱支架对26例因椎动脉狭窄引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患者行血管成形术,并记录患者影像学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临床随访。结果 2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狭窄明显改善,平均随访时间(22±2)个月,其中仅2例有轻度的支架再狭窄。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狭窄安全、有效。 卢海涛 张文川关键词:脑缺血 血管成形术 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后复发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10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通过匹配动脉瘤部位、大小和形态等条件,选择复发与未复发动脉瘤患者各10例,采用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分析两组动脉瘤瘤颈不同部位,包括壁面切应力、压力和血流速度在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动脉瘤复发组的瘤颈近侧、中心及远侧3个部位的壁面切应力的中位数(范围)分别为3.19(0.92~22.73)、3.19(1.04~23.01)和5.03(1.88~23.06)Pa,在瘤颈远侧端的壁面切应力明显高于瘤颈中心部位和瘤颈近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未复发组相应的三个部位的切应力分别为5.61(0.96~9.59)、5.55(4.56~7.88)、5.88(4.06~1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及未复发组的瘤颈近侧、中心及远侧的血流速度及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后,局部高壁面切应力与动脉瘤复发有关。 黄清海 卢海涛 吴永发 向建平 孟晖 王盛章 刘建民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复发 颅内动脉瘤壁面压力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壁面压力的强度和分布,分析壁面压力对动脉瘤发生及生长的影响。方法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20例动脉瘤行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包括分叉管顶瘤8例,侧壁瘤12例。分别记录瘤顶、瘤颈和临近载瘤动脉区域的平均压力值,并分析动脉瘤流场情况。结果20例动脉瘤瘤顶处壁面压力平均为(620.64±446.09)Pa,瘤颈处为(618.89±431.09)Pa,载瘤动脉处为(633.81±448.59)Pa,3个区域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叉管顶瘤(411.23±126.28)Pa(766.59±515.46)Pa与侧壁瘤相比,平均壁面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内壁面压力与载瘤血管内无明显不同,推测局部压力的改变对动脉瘤发生、生长无影响,由于流场模式的差异导致侧壁瘤与分叉管顶瘤的平均壁面压力显著不同。 卢海涛 杨鹏飞 黄清海 刘建民 陈家亮 王盛章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血液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急性垂体卒中后视功能改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垂体卒中后视功能损害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垂体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本组经蝶窦手术27例,其中视力完全恢复17例,明显恢复7例,略恢复3例。10例术后发生垂体功能低下,其中6例需要长期激素替代疗法。经颅手术治疗10例,视力完全恢复3例,明显恢复3例,略恢复2例,视力障碍加重2例。8例术后出现垂体功能低下,其中5例需要长期激素替代治疗。结论经蝶窦手术较经颅手术对视力影响小、并发症少,尽早手术能有效逆转视力损害。 卢海涛 岳志健 曹依群 刘建民关键词:垂体卒中 经蝶窦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