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丽
- 作品数:20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更多>>
- 劳动分工与社会公平——兼论马克思和安德烈·高兹的劳动分工理论
- 2013年
- 马克思把劳动分工与社会发展史结合在一起研究,指出劳动分工既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进步,也能产生阶级和社会不平等。安德烈.高兹把对劳动分工的批判延伸至资本主义科技、教育的批判,指出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是一种统治关系、等级关系,造成了社会不平等。劳动分工与社会公平有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和安德烈.高兹的劳动分工理论启示中国,要促进社会公平既要充分发挥劳动分工的积极作用,又要建立公平的教育、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劳动分工的消极影响。
- 马瑞丽吴宁
- 关键词:劳动分工社会公平
- 安德烈·高兹的劳动解放思想探究——兼析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被引量:5
- 2012年
- 安德烈·高兹阐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劳动分工、科学技术和劳动解放的关系,提出劳动解放要在远离经济目标、完全自主的活动基础上实现,指明劳动解放的主体、场所、途径和目标,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高兹的劳动解放思想尽管有乌托邦色彩,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启示中国要真正树立并贯彻以劳动为本的理念,促进劳动的社会化、生态化、人道化,通过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
- 吴宁马瑞丽
- 关键词:高兹
- 马克思幸福观问题研究述评
- 2011年
- 在近30年的研究中,学者们在马克思幸福观的思想来源、内容、实现幸福的条件及理想状态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不系统研究。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围绕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和唯物史观展开研究是全面理解马克思幸福观的关键。要立足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探寻其幸福观的形成原因,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范畴出发,通过考察这些范畴的形成路径找寻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轨迹,厘清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概念和命题,在对马克思幸福观的系统梳理基础上阐明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特征。
- 马瑞丽
- 关键词:幸福观
- 生态价值观的应然性——基于生态价值可能性的分析
- 2008年
- 人与自然的关系理应是和谐统一的,但是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价值观的缺失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为此大多数人主张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呼吁建立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新型价值观。生态价值观肯定自然本身的价值,是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超越。探求生态价值的可能性旨在为生态价值观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 吴宁马瑞丽
- 关键词:生态价值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 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析高兹的劳动解放观被引量:1
- 2009年
- 高兹认为蕴含在"消费得好些"、"生产得少些"之中的是走出异化劳动、劳动自主、实现劳动解放;工人在劳动场所通过权力分散和自主决定实现劳动闲暇一体化,在劳动中实现对劳动时间的自主掌握,用"足够"规范生产和消费,通过劳动解放达到生态问题的解决。高兹的劳动解放观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把生态问题融入劳动解放丰富了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对解决中国民生问题有借鉴意义。
- 马瑞丽吴宁
- 关键词:高兹工人自治
- 恩格斯对科技与自然关系的阐释
- 2013年
- 恩格斯认为,科技源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需要,表征着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程度的标志。科技不仅能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且会带来生态问题。要实现科技与自然的和谐,有赖于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 马瑞丽吴宁
- 关键词:恩格斯
-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被引量:2
- 2013年
- 中国的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应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深刻认识文化的本质与特征,找准文化发展的正确定位,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放在首位,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彰显时代性与民族性。
- 吴宁马瑞丽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建设意识形态民族性
- 高兹的劳工战略理论被引量:1
- 2009年
- 高兹作为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在于实现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只有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实现,但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已然分化,高兹立足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新工人阶级理论和反对资本主义的结构改革战略即劳工战略,用以实现他所构想的社会主义。高兹的理论只是为了建立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的坐标,并不具有社会模式和社会秩序特点,是一种存在主义的乌托邦。
- 马瑞丽
- 关键词:高兹工人自治
- 安德烈·高兹的劳动分工理论被引量:1
- 2014年
- 安德烈·高兹继承了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论证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是一切异化的根源,把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视为实施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缘由,把资本主义教育视为资本主义劳动分工再生产的基础,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分工理论的视野。高兹的劳动分工理论能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缩小体脑、城乡差别提供理论借鉴。
- 吴宁马瑞丽
- 关键词:高兹劳动分工社会批判
- 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及当代启示
- 2015年
- 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吸取前人关于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基于实践的观点阐释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恩格斯认为,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人的实践的产物,自然与意识通过人的实践达成辩证统一。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恩格斯关于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观点是在形而上学的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机械反映论。他们之所以如此苛评是因为其未能坚持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上的物质前提,具有唯心主义倾向。其实,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思想,彰显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实现了对以往自然观的超越。该思想启示我们,要立足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实现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马瑞丽
- 关键词:恩格斯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