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震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宿迁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肿
  • 2篇硬膜
  • 2篇硬膜下
  • 2篇硬膜下血肿
  • 2篇重型
  • 2篇膜下
  • 2篇膜下血肿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双额叶
  • 1篇双额叶脑挫裂...
  • 1篇内压
  • 1篇膨出
  • 1篇去骨
  • 1篇去骨瓣
  • 1篇重型颅脑
  • 1篇重型颅脑损伤
  • 1篇重型脑伤
  • 1篇裂伤
  • 1篇颅脑
  • 1篇颅脑损伤

机构

  • 5篇宿迁市中医院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作者

  • 5篇骆震
  • 2篇付星星
  • 1篇马新建
  • 1篇叶鹏
  • 1篇熊方令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膨出的治疗体会
2007年
骆震熊方令马新建
关键词:颅脑损伤开颅术脑膨出
双额叶脑挫裂伤35例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有效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35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4例CT占位明显、意识障碍较重的患者行急诊手术,剩余21例给予针对性的保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的35例患者,基本治愈7例,治疗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43%。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骆震
关键词:双额叶脑挫裂伤
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体会
2017年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应用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治疗情况,探讨诊治体会。方法:抽取6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的钻孔冲洗引流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部66例患者通过复查之后,引流疗效好。手术治疗结束之后,有28例有血肿情况未完全消除,应用尿激酶之后3~5天恢复正常。对患者随访2个月,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再次实行钻孔冲洗引流,患者的血肿情况好转。有3例患者有硬膜下积液的情况,进行处理后已无大碍。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并发症的情况,符合临床需求,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处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升康复速度,改善生存质量。而且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效果令人满意。
付星星骆震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早期去骨瓣压术治疗重型脑伤38例治疗体会
2017年
目的分析早期去骨瓣压术治疗重型脑伤38例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重型脑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早期去骨瓣压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各1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第1、4、8天颅内压变化,术后随访(5个月)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评分和Barthel指数(BA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试验组中的死亡、植物生存、重残和中度残疾的病例数都低于对照组,良好的病例数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术后的颅内压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术后1d、4d、8d和术前相互之间的颅内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1d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23.94±4.79 VS31.77±5.63),试验组术后4d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20.75±4.48 VS 28.73±4.93),试验组术后8d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17.29±3.84 VS 23.67±4.46),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试验组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17.95±3.63 VS 10.12±3.96),试验组的BAI评分高于对照组(5.34±2.28 VS 3.93±2.14),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试验组中的脑脊液漏、外伤性脑梗死、外伤性癫痫、脑积水和伤口感病例数都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去骨瓣压术治疗重型脑伤,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颅内压,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骆震
关键词:重型脑伤颅内压
浅论影响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效果的因素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将宿迁市中医院神经外科在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进行保守治疗的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然后总结影响其进行保守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在这5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其血肿在两周内缓慢消散,对其进行保守治疗的成功率为80.00%;有10例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后出现颅内压(ICP)升高的情况,需对其进行开颅手术或去骨瓣减压手术,对其进行保守治疗的失败率为20%。在这10例患者中,年龄<5岁和年龄>60岁的患者其进行保守治疗的失败率高于年龄为5~60岁的患者(P<0.05),有脑疝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失败率高于没有脑疝的患者(P<0.05),脑中线移位>1.0 cm的患者其进行保守治疗的失败率高于脑中线移位≤1.0 cm的患者(P<0.05),GCS评分≤5分的患者其进行保守治疗的失败率高于GCS评分>5分的患者(P<0.05),脑血肿量>100 ml的患者其进行保守治疗的失败率高于血肿量≤100 ml的患者(P<0.05)。结论 :影响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年龄<5岁或>60岁、有脑疝、GCS评分≤5分、脑中线移位>1.0 cm及脑血肿量>100 ml。临床上在对该病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
付星星骆震曹崇秀叶鹏
关键词:保守治疗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