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声
-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耳内镜下鼓室探查和鼓室成形术可行性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室探查和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常见病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30例耳漏伴听力下降患者,包括慢性单纯性中耳炎12例、粘连性中耳炎5例、鼓室硬化6例、中耳胆脂瘤7例。均行耳内镜下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根据病变情况行病变清除、外耳道重建、听骨链重建、鼓膜成形等。观察患者鼓膜愈合率、干耳率、听力效果等。结果 28例患者鼓膜修复良好,愈合率93.3%,2例遗留小穿孔,经搔刮穿孔边缘后愈合,均达到干耳。术前平均气导(52.41±19.89)dB,术后(38.11±18.36)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221,P =0.000);术前平均骨导(19.93±16.31)dB,术后(20.21±16.22)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2.623,P =0.014);术前平均气骨导差(32.49±10.74)dB,术后(17.81±9.42)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730,P =0.000)。对不同疾病分组,各组间术前的平均气导、骨导及气骨导差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术后平均气导、骨导及气骨导差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例患者保留鼓索神经21例,占70%;术后面瘫0例;术后眩晕3例,均为轻度;术后骨导明显提高者0例。结论 耳内镜手术适应证广,适应于各种中耳疾病,总体效果满意。耳内镜下手术具有微创、美观等特点,去除骨质较少,易于重建修复。耳内镜下外耳道、中耳手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推广。
- 钟晓声范绍翀杨海弟
- 关键词:耳外科手术内窥镜检查鼓室成形术
-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重度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重度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重度突发性聋病例,比较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结果鼓室注射组平均听阈提高35.3dB,静脉注射组平均听阈提高37.1d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禁忌的重度突聋患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可替代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作为常规治疗。
- 范绍翀潘永叶浩昕钟晓声黄桢
- 关键词:鼓室内地塞米松突发性聋
- 耳鼻喉外科手术术后感染210例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耳鼻喉外科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行耳鼻喉外科手术的患者210例,将其中发生术后感染20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术后感染1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生感染的部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 210例行耳鼻喉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者20例,发生率为9.52%;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首,余下依次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其他部位;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鼻喉外科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叶浩昕王素芬卢伟筠潘永钟晓声范绍翀
- 关键词:耳鼻喉外科手术术后感染影响因素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金嗓利咽丸治疗咽异感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金嗓利咽丸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咽异感症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金噪利咽丸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单独应用金嗓利咽丸进行口服治疗。患者服药后1周、3周复诊,评估并记录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在服药1周、3周总有效率分别为58%,87%;对照组60例患者,服药后1周、3周总有效率分别为48%,67%。两组疗效第1周无差异,第3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金嗓利咽丸可有效治疗咽异感症,建议适当延长疗程至少3周。
- 叶浩昕范绍翀钟晓声
-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金嗓利咽丸咽异感症
- 鼻咽癌中血管生成拟态和HIF-1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82例鼻咽癌和20例鼻咽慢性炎组织分别采用CD31和PAS双重染色及免疫组化HIF-lα染色检测VM和HIF-lα表达,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M和HIF-lα在鼻咽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05%和52.44%,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P<0.05),并且VM和HIF-l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鼻咽癌中存在VM,HIF-1α可能促进VM的形成,存在VM和表达HIF-lα的鼻咽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示患者临床预后差。
- 叶浩昕潘永李江钟晓声戴智梅严睿成范绍翀
- 关键词:鼻咽肿瘤血管生成拟态低氧诱导因子-1Α
- 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鼻渊通窍颗粒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280例慢性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服用鼻渊通窍颗粒和小儿诺通,对照组患儿单纯服用小儿诺通,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148例中,94例痊愈,27例显效,15例有效,总有效率91.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6%。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有较好的疗效。
- 范绍翀潘永叶浩昕钟晓声黄桢黄莉美
- 关键词:鼻渊通窍颗粒慢性鼻窦炎儿童
- 鼻翼基底细胞癌手术Ⅰ期修复的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侵犯鼻翼软骨的鼻翼基底细胞癌手术Ⅰ期修复的合适方式。方法根据鼻翼缺损的范围、浸润深度对19例鼻翼基底细胞癌采用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和耳廓复合组织瓣联合鼻唇沟皮瓣两种方法进行Ⅰ期修复,并进行随访,分析两种修复方法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优缺点。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无皮瓣整体坏死出现。联合修复的1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移植物皮肤颜色改变和水疱形成的情况。有1例术后6个月时出现鼻孔边缘粘连导致狭窄,经再次手术恢复正常;1例鼻孔稍外翻。单纯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的7例患者中有1例部分组织瓣皮肤有缺血。结论对缺损面积较大(1×1.5cm2~2.0×2.5cm2)、侵犯鼻前庭皮肤的病例可以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瓣联合邻近转移皮瓣进行鼻翼全层修复,而对缺损面积小于1×1.5cm2的病例可以单纯采用耳廓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
- 范绍翀蔡谦潘永叶浩昕钟晓声黄桢
- 关键词:耳廓复合组织瓣手术
-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补救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作为重度、极重度突发性聋的补救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重度、极重度突聋,经全身性治疗无效的患者病例,以鼓室灌注地塞米松的方法治疗7天,比较重度突聋组和极重度突聋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鼓室内应用地塞米松作为补救治疗重度突聋组的有效率为32%(8/25),极重度突聋组的有效率为4.5%(1/22)(P=0.04)。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是常规治疗无效的重度突聋患者的有效补救治疗方法。
- 范绍翀潘永叶浩昕钟晓声黄桢
- 关键词:鼓室地塞米松突发性聋暴聋
- 突发性聋伴耳鸣的治疗与转归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分析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治疗与转归情况。方法选取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76例,入院后常规按《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治疗,2周后分析耳鸣致残量表(THI)及视觉模拟得分表(VAS)评分变化。出院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对未能适应耳鸣者个体化行短期药物治疗、掩蔽治疗、习服治疗、助听器治疗。随访1年,因耳鸣再次就诊者予掩蔽治疗或习服治疗,观察耳鸣的转归。结果 76例患者治疗前后THI得分分别为(49.71±2.69)、(41.04±2.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5,P<0.001);治疗前后VAS得分分别为(5.17±0.20)、(4.22±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0,P<0.001)。听力有效53例,无效23例,听力有效及无效者常规治疗前后THI差值分别为(13.57±2.27)、(-2.60±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9,P=0.002);听力有效及无效者常规治疗前后VAS差值分别为(1.35±0.17)、(0±0.43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3,P=0.006)。经心理辅导后,电话随访1年,其中有53例患者自然适应耳鸣(未因耳鸣困扰再次就诊),占69.7%,23例患者因耳鸣返院就诊,占30.3%,THI得分18~92分,平均56.6,多为3~4级严重耳鸣患者。2周时及1年后VAS得分分别为(4.22±0.25 )、(3.39±0.18 )分,两个时间段V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2,P<0.001)。治疗2周后耳鸣消失4例,明显减轻7例,减轻11例,不变49例,加重5例,2周后耳鸣总减轻比例28.9%;治疗1年后耳鸣消失6例,明显减轻10例,减轻14例,不变42例,加重4例,耳鸣总减轻比例39.5%,治疗2周后与1年后耳鸣减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78,P<0.001)。1年后,完全适应31例,基本适应40例,总适应率92.1%,难以适应6例。结论常规治疗、心理辅导、掩蔽治疗和习服治疗对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均有较好效果,经个体化治疗后耳鸣转归良好。
- 钟晓声杨海弟郑亿庆
- 关键词:突发性聋耳鸣转归
- 东菱克栓酶联合金纳多治疗特发性突聋疗效观察
- 2011年
- 特发性突聋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其特点为发病较急, 确切病因目前暂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不经任何治疗可有不同程度好转,但许多患者却转为永久性聋.及时的临床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
- 钟晓声姚锐娥
- 关键词:东菱克栓酶金纳多特发性突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