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万红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泰达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角膜
  • 2篇角膜内皮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管成像
  • 1篇眼部
  • 1篇眼部疾病
  • 1篇眼压
  • 1篇药物
  • 1篇视盘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青光眼患者
  • 1篇周围血
  • 1篇微RNA

机构

  • 4篇天津市泰达医...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万红
  • 2篇焦慧英
  • 1篇吴明东
  • 1篇刘元真
  • 1篇焦惠英
  • 1篇李丹丹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d:YAG激光治疗老年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Nd:YAG激光治疗老年闭角型青光眼(AcG)虹膜周边切开术(MS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Ac G患者(66只眼),根据所用Nd:YAG激光总能量的百分位数不同分为高、中、低能量组并行MSI。比较治疗前后3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有无差别。结果术后1 w和1个月与术前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平均细胞面积(AVE)、最大细胞面积(MAX)、变异系数(CV)、细胞面积标准差(SD)在低、中能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能量组激光术后1个月较术前中央角膜内皮细胞CD显著减少(P<0.05),CV及AVE显著增加(P<0.05)。高能量组总能量的百分位数与1个月后角膜内皮细胞CD呈负相关(r=-0.67,P<0.05)。结论应用低、中能量Nd:YAG激光行MSI对老年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损伤,效果确切且安全,但高能量(激光总能量超过45 m J)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较为明显。
张万红焦慧英吴明东
关键词: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角膜内皮细胞
微RNA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微RNA(microRNA)为生物体内内源性小分子RNA,由约22个单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构成。microRNA参加生物体内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转录调节、能量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及相关病例生理过程。microRNA是生物(包括人)体内重要的生物调节小分子,在体内行使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研究显示,microRNA在眼科疾病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随着microRNA及眼科相关疾病的研究逐步深入,micorRNA有望成为眼科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辟新的领域。
张万红焦慧英
关键词:眼部疾病微RNA
腺苷激酶小干扰RNA修饰的角膜内皮细胞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增生和分泌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腺苷激酶(ADK)小干扰RNA(siRNA)修饰的角膜内皮细胞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增生和分泌的作用。方法取第3~5代人角膜内皮细胞,实验分为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转染组采用Lipofectamine■ 3000将FAM-ADK siRNA转染进入角膜内皮细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中腺苷的质量浓度。实验分为对照组[转染对照siRNA]、雷帕霉素组(转染对照siRNA后培养液中加入10 ng/ml雷帕霉素)和ADK siRNA组(转染ADK siRNA后培养液中加入10 ng/ml雷帕霉素),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比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实验分为单独培养组(单纯淋巴细胞培养)、共培养组(淋巴细胞与角膜内皮细胞共培养)和ADK siRNA组(淋巴细胞与ADK siRNA转染的角膜内皮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质量浓度。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95.1%的角膜内皮细胞表达siRNA,转染组上清液中腺苷的质量浓度为(38.020±6.658)ng/ml,较对照组的(1.663±0.581)n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7,P=0.006)。TUNEL染色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ADK siRNA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凋亡率较雷帕霉素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3,P=0.020;t=4.405,P=0.01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DK siRNA组ICAM-1、VCAM-1和E-选择素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060±1.179、3.600±1.234和5.223±1.734,明显弱于对照组的11.600±2.427、11.030±2.291和24.270±4.3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4,P=0.049;t=2.857,P=0.046;t=4.081,P=0.015)。单独培养组、共培养组和ADK siRNA组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90,P=0.007),其中ADK siRNA组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的比例较共�
张万红焦惠英阮燕飞刘元真
关键词:腺苷激酶角膜移植调节性T细胞
局部降眼压药物对青光眼患者后视盘及其周围血流密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青光眼患者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物后视盘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2月~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32例(48眼)作为研究对象,局部应用2%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和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用药1周、1个月时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C/D值、视盘整体血流密度及盘周血流密度,分析影响视盘血流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用药1周、1个月,患者眼压分别为(15.98±2.70)mmHg和(16.47±4.15)mmHg,均低于用药前的(31.65±5.3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视盘整体及盘周血流密度分别为(49.64±4.87)%和(37.72±3.25)%,用药1周视盘整体及盘周血流密度为(52.14±5.30)%和(39.91±3.33)%,1个月后为(52.13±5.13)%和(40.03±3.37)%,均较用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周、1个月C/D值、RNFL厚度、GCC厚度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整体血流密度和盘周血流密度的增加量与眼压下降量、C/D值、RNFL厚度、GCC厚度的变化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改善效果较好,视盘整体血流密度及盘周血流密度均增加,视盘血流状态得到改善。
李丹丹刘伟张万红季健
关键词:青光眼降眼压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