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明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血管密度在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与滤泡增生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在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LGFL)与滤泡增生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FHLRH)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LGFL与FHLRH病例各50例,使用CD34/SMA进行免疫组化双染色,观察二者及二者各型微血管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异结果 FHLRH与LGFL的MVD分别为(107.33±19.57)、(213.33±46.13),二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FHLRH与LGFL中的不成熟型微血管的MVD分别为(102.23±18.64)、(205.99±26.24),二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FHLRH的MVD明显低于LGFL的MVD,FHLRH中的不成熟型微血管的MVD明显低于LGFL中的不成熟型微血管的MVD,这些在二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汪军兵李光明刘思思朱梅刚武岳董军
-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CD34
- 维拉帕米逆转乳头状甲状腺癌对多柔比星抗性中的L-Ca^(2+)/calpain信号转导机制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逆转乳头状甲状腺癌对多柔比星抗性的L型钙离子通道/钙蛋白酶(L-Ca^(2+)/calpain)信号转导通路机制。方法:以培养2 d的人乳头状甲状腺癌TPC-1细胞为实验对象,首先以CCK-8分析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对维拉帕米和多柔比星进行配伍试验,确定合适的药物作用浓度及时间。然后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多柔比星组、维拉帕米组和多柔比星+维拉帕米组。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TPC-1细胞的L-Ca^(2+)通道电流,以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calpain 1及LC3的表达水平。结果:多柔比星组、维拉帕米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Ca^(2+)通道电流密度减小(P<0.05);多柔比星+维拉帕米组与多柔比星组相比,L-Ca^(2+)通道电流密度减小(P<0.01)。多柔比星组、维拉帕米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alpain 1蛋白表达减弱(P<0.05);多柔比星+维拉帕米组与多柔比星组相比,calpain 1蛋白表达减弱(P<0.05)。多柔比星组和维拉帕米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C3蛋白表达增强(P<0.05);多柔比星+维拉帕米组与多柔比星组相比,LC3蛋白表达增强(P<0.01)。结论:TPC-1细胞抗多柔比星可能与其自噬活性增强有关;维拉帕米能进一步增强细胞自噬活性,致自噬性细胞死亡,从而对抗TPC-1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抗性,其机制可能与自噬的L-Ca^(2+)/calpain 1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汪军兵丁向东郑媛媛梁莹莹王浩李光明江明亮董军
- 关键词:抗性L型钙离子通道钙蛋白酶乳头状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