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亮

作品数:65 被引量:272H指数:10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预后
  • 15篇细胞
  • 15篇肺损伤
  • 14篇重症
  • 12篇急性肺损伤
  • 11篇树突
  • 9篇休克
  • 9篇树突状
  • 7篇重症患者
  • 7篇干细胞
  • 6篇炎症
  • 6篇树突状细胞
  • 6篇综合征
  • 6篇窘迫综合征
  • 6篇呼吸窘迫
  • 6篇呼吸窘迫综合...
  • 6篇间充质
  • 5篇迁移
  • 5篇小鼠
  • 5篇患者预后

机构

  • 24篇东南大学
  • 23篇无锡市人民医...
  • 18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2篇董亮
  • 24篇邱海波
  • 21篇杨毅
  • 12篇刘军
  • 11篇严洁
  • 9篇刘玲
  • 9篇严洁
  • 8篇张秀红
  • 8篇李朗
  • 7篇张朋书
  • 7篇梁锋鸣
  • 6篇严正
  • 6篇黄东亚
  • 5篇徐静媛
  • 5篇于涛
  • 5篇汤睿
  • 5篇于晴
  • 4篇王秋卉
  • 4篇臧芝栋
  • 4篇陆晓旻

传媒

  • 6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中国呼吸与危...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6篇2018
  • 17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氧分压监测用于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董亮李朗严洁
调控Hippo信号通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修复LPS诱导ARDS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董亮李朗
低表达LATS1抑制Hippo信号通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增殖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低表达LATS1抑制Hippo信号通路对小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MSCs)分化、增殖和迁移的促进作用。方法:构建过表达或低表达LATS1的慢病毒载体转染mMSCs细胞系。设置正常对照组(MSC组),空载...
董亮
关键词:TRANSWELL间充质干细胞低表达HIPPO
住院患儿MSSA与MRSA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比较住院患儿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某院住院患儿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临床资料,比较MSSA与MRSA的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919株,其中MSSA632株(68.77%),MRSA 287株(31.23%)。MSSA与MRSA感染患儿中29d^1岁婴儿组所占比率最高,分别为65.03%、64.11%。MSSA和MRSA标本主要来自痰(80.38%、79.09%)。MSSA和MRSA主要分布科室均为儿童呼吸科(50.73%、45.89%)和儿童神经内科(22.98%、26.84%)。MSSA对除青霉素和红霉素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20.00%;MR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40.00%;MRSA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呋喃妥因及利福平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结论住院患儿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MSSA为主,1岁以内婴儿为主要分离人群;呼吸道标本来源的MSSA和MRSA主要分布科室相似,MRSA的耐药率普遍高于MSSA。
陆一董亮杨佶张秀红耿先龙
关键词:住院患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重症医学科2613株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2015年某院ICU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2613株病原体进行统计及药敏分析。结果2613株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2308株(88.33%),革兰阳性菌236株(9.03%),真菌69株(2.64%)。居前5位的病原体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黏质沙雷菌,分别占33.64%、16.42%、15.19%、7.35%和4.9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75.00%,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80.3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黏质沙雷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6.08%~34.38%,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30.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100.00%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1.77%和100.00%。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分离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非发酵菌分离率居首位。大多数细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张秀红李朗董亮耿先龙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抗药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成人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及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性与成人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病率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共计498例成人ALI/ARDS患者、3 220例健康对照人群及1 137例非ALI/ARDS人群的ACE基因多态性(II、ID、DD)与ALI/ARDS发病率及病死率的8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比值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疾病对照组相比,ACE I/D基因多态性与ALI/ARDS的发病率均无关。在亚洲人群中,ACE I/D基因型与ALI/ARDS的病死率相关,等位基因I/D、基因型II/II+ID及基因型DD/II+ID的合并OR值分别为2.99(95%CI 1.87-4.76,P〈0.05)、0.36(95%CI 0.20-0.67,P〈0.05)及4.62(95%CI 1.71-12.45,P〈0.05)。结论 D等位基因可能是亚洲人群ALI/ARDS患者病死的高危因素。
高飞董亮严洁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META分析
调控Hippo信号通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增殖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Hippo信号通路对小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MSCs)向肺泡Ⅱ型上皮(ATII)细胞分化、增殖和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直接贴壁法分离C57BL/6小鼠原代mMSCs,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测和诱导其成骨、成软骨、...
董亮
关键词:氧化应激损伤HIPPO间充质干细胞
低表达LATS1通过抑制Hippo信号通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增殖和迁移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探讨低表达大肿瘤抑制因子1(LATS1)基因抑制Hippo信号通路对小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MSCs)分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小鼠mMSCs分为正常对照组(MSC组)、空载体对照组(MSC-GFP组)、过表达LATS1实验组(MSC-LATS1组)、空干扰病毒转染组(MSC-shControl组)、转染干扰LATS1病毒组(MSC-shLATS1组),分别构建过表达或低表达LATS1的慢病毒载体及其空载体对照并转染mMSCs.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评估慢病毒转染效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ATS1 mRNA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LATS1、磷酸化YAP(p-YAP)、14-3-3蛋白表达,以明确LATS1对Hippo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用茜素红、油红O染色及qRT-PCR检测成骨转录因子Runx2、OSX及成脂转录因子C/EBPα、PPAR-γ的mRNA表达,以明确Hippo信号通路对mMSCs成骨及成脂分化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mMSCs的数量,以评估Hippo信号通路对m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评估Hippo信号通路对mMSCs水平及垂直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慢病毒载体转染mMSCs效率可达94.74%-96.10%.与MSC-GFP组比较,MSC-LATS1可激活Hippo信号通路〔LATS1 mRNA(2-ΔΔCT):4.37±0.21比1.20±0.04,LATS1蛋白(灰度值):2.21±0.06比1.09±0.10,p-YAP/YAP蛋白比值(灰度值):1.51±0.13比0.98±0.05,14-3-3蛋白(灰度值):1.92±0.18比1.10±0.09,均P〈0.05〕,抑制mMSCs成骨及成脂分化〔钙质沉积(A值):0.13±0.02比0.40±0.03,Runx2 mRNA(2-ΔΔCT):0.51±0.02比0.98±0.09,OSX mRNA(2-ΔΔCT):0.41±0.04比1.04±0.09,脂质沉积(A值):0.10±0.02比0.25±0.03,C/EBPαmRNA(2-ΔΔCT):0.33±0.03比1.11±0.09,PPAR-γmRNA(2-ΔΔCT):0.29±0.02比1.04±0.10,均P〈0.05〕,抑制4-7 d的MSC增殖及mMSCs水平和垂直迁移能力〔划痕弥合程度:(18.65±3.53)%比(40.29±1.87�
李朗董亮惠姣洁高飞王秋卉杨岚张江茜严洁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增殖迁移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eas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euthyroid sick syndrome
王逸峰衡军锋严洁董亮
PiCCO监测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留置PiCCO导管的重症肺炎患者30例,按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18例,死亡组12例,观察两组患者血乳酸(Lac)、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MA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和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在入院时(T0)、入院24h(T1)、48h(T2)、72h(T3)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血L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存活组逐渐下降而死亡组无明显变化;死亡组入院时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治疗后存活组氧合指数明显上升而死亡组呈下降趋势;治疗后存活组MAP和SVRI逐渐上升而死亡组无明显变化;存活组入院时ELWI和PVPI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治疗后存活组ELWI和PVPI下降而死亡组呈升高趋势。结论 PiCCO监测的SVRI、ELWI、PVPI等指标与血Lac和氧合指数一样,有助于判断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
杨挺严洁梁锋鸣董亮臧芝栋许红阳阙军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