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皞
- 作品数:10 被引量:9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芍药苷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芍药苷类化合物抑制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从而治疗脓毒症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氧化芍药苷通过降低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降低组织因子(TF)的释放,降低调节性T...
- 董天皞董凯王起运姚咏明张桂萍李静远于洋王建立
- 文献传递
- 脓毒症相关性凝血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脓毒症作为一种由感染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异常和自身组织损伤而出现的一种威胁生命的状况,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常见疾病之一。在脓毒症病程发展过程中,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炎性介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等多种因素在诱导炎症反应的同时,激活患者机体的凝血功能。凝血系统的过度激活可能对宿主机体造成伤害,致脓毒症相关性凝血病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进而发展为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如何及时纠正脓毒症相关性凝血病与凝血功能障碍,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也成为了脓毒症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对重组人活化蛋白C(rhAPC)、重组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rhsTM)、抗凝血酶Ⅲ(AT Ⅲ)、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rTFPI)、肝素和血必净注射液等脓毒症相关性凝血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董天皞刘燕李宝齐赵星宇董凯
- 关键词:脓毒症重组人活化蛋白C肝素血必净注射液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从而治疗脓毒症的新用途;具体涉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过降低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降低组织因子(TF)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释放...
- 李静远董凯董天皞姚咏明张桂萍王起运于洋王建立
- 文献传递
- 血必净与西维来司他钠对ALI/ARDS大鼠肺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血必净)与西维来司他钠注射液(西维来司他钠)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ALI/ARDS模型组(21只)、血必净组(21只)和西维来司他钠组(21只)共4组。采用经大鼠尾静脉注射25 mg/kg脂多糖(LPS)建立ALI/ARDS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之后血必净组每日2次经尾静脉给予8 mL/kg血必净注射液,西维来司他钠组每日3次腹腔注射100 mg/kg西维来司他钠,空白对照组和ALI/ARDS模型组每日2次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给药5 d。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记录体质量和存活情况,实验终点时收集大鼠肺泡灌洗液检测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并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ALI/ARDS模型组相比,血必净组和西维来司他钠组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NEU%)均明显降低〔WBC(×109/L):55.86±6.68、49.96±6.76比73.13±7.35,NEU%:0.459±0.077、0.315±0.047比0.709±0.067,均P<0.05〕,淋巴细胞比例(LYM%)明显升高(0.412±0.067、0.517±0.051比0.232±0.057,均P<0.05),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有所降低(ng/L:295.2±39.7、281.9±33.1比469.6±77.0);但血必净组与西维来司他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必净组实验终点时的存活率高于西维来司他钠组和ALI/ARDS模型组〔52.4%(11/21)比28.6%(6/21)、14.3%(3/21)〕,西维来司他钠组高于ALI/ARDS模型组,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终点时血必净组体质量及其增长率均高于西维来司他钠组体质量(g):217.1±6.4比207.1±7.0,体质量增长率:(-0.9±2.8)%比(-4.3±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光镜下可见ALI/ARDS模型组大鼠肺泡腔内大量炎症物质渗出,其中充满炎症细胞,局部可见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肺泡结构破坏;血必净组大鼠上述情
- 田维董天皞
-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脓毒症特异性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7年
- 脓毒症是针对感染的宿主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该病患者院内病死率高达10%以上,导致临床治疗费用高,医疗资源消耗大,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血管活性药等均用于脓毒症传统治疗,但尚未有足够的针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特异性药物投入临床实践。如何及时纠正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尽早恢复机体促炎–抗炎动态平衡,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也成为了脓毒症治疗药物研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根据针对脓毒症发病阶段和治疗目的的不同,脓毒症特异性治疗药物主要分为针对失控炎症反应的药物、针对凝血功能障碍的药物、针对免疫功能抑制的药物和整体调节的现代中药4大类。主要对上述脓毒症特异性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 董天皞陈晓洁张桂萍王起运贺星谷金颖董凯
- 关键词:脓毒症药物治疗
- 脓毒症定义和诊断标准的演进被引量:31
- 2017年
- 脓毒症作为威胁生命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是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初"脓毒症"概念提出以来,经历了"脓毒症-1"到"脓毒症-3"定义的演进,但是前两次定义的基本核心并无变化。2016年,第45届美国重症医学年会发布了"脓毒症-3"新定义及相应的临床诊断标准,将脓毒症定义为针对感染的宿主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3是基于学者们对脓毒症本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提出的,体现了人类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满足了诊断标准合理化、临床诊断准确化和便捷化的需要。
- 陈晓洁董天皞张桂萍刘斯王起运贺星董凯
- 关键词:脓毒症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2
- 2016年
- 脓毒症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灌注不足,是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临床问题。近年来,经大数据回顾性分析,结合微阵列技术和白细胞基因表达分析,人们逐渐认识到脓毒症不仅是一个全身炎症反应或免疫失调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3者相结合的复杂慢性危重病。血必净注射液属于化瘀解毒类中药,该药通过抑制早晚期炎性因子的表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弱炎症和凝血两大系统的交互影响,保护主要器官生理功能,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改善脓毒症早期天然免疫系统亢奋状态,缓解潜在的、逐渐加重的免疫抑制状态,综合调理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全身性炎症、凝血功能障碍和免疫功能紊乱,更有利于机体促炎-抗炎动态平衡的及早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充分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环节、多渠道、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同时也是对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的集中诠释。
- 董天皞张桂萍董凯刘斯姚咏明
- 关键词:脓毒症血必净注射液
- 血必净注射液静脉和口服给药防治脓毒症药效特点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比较血必净注射液(XBJ)iv和ig给药防治脓毒症的药效特点,为XBJ口服创新中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ip脂多糖(LPS)法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分别于造模后0、12、24、36、48、60 h利用iv和ig 2种方式给予XBJ(4 mL·kg^(-1)),比较2种给药方式对脓毒症模型动物死亡率的影响;通过肺湿质量/干质量、肺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测定,比较2种给药方式对LPS诱导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通过HE染色、FITC透过实验考察2种给药方式对LPS诱导脓毒症小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XBJ iv和ig给药均可降低脓毒症实验动物死亡率,在CLP大鼠模型中,iv给药效果优于ig给药,而在LPS小鼠模型中,ig给药效果优于iv给药。与模型组比较,XBJ ig组和XBJ iv组小鼠的肺湿质量/干质量显著降低(P<0.05);XBJ iv组肺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1、0.001),XBJ ig组肺组织中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01);LPS造模后6、12 h,XBJ ig组小鼠血清FITC浓度显著降低(P<0.05、0.01),XBJ iv组小鼠血清FITC浓度无明显变化;XBJ ig较XBJ iv具有更优改善脓毒症小鼠回肠病理改变的作用。结论 XBJ iv和ig给药均对脓毒症有明确的治疗作用,iv给药具有保护脓毒症ALI的药效特点,而ig给药具有改善脓毒症肠屏障功能障碍的药效特点。
- 颜嘉怡张静王彬董天皞付佳凤李艳伟董凯张晗张艳军庄朋伟尹清晟郭虹
-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脓毒症急性肺损伤肠屏障功能
- 血必净注射液口服给药改善脓毒症肠屏障的作用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口服给药对脓毒症小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分析血必净灌胃给药改善肠屏障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NC)、模型组(M)、血必净灌胃组(XBJ-ig)和血必净静脉注射组(XBJ-iv);以脂多糖(LPS)阴茎背静脉注射构建脓毒症小鼠肠屏障损伤模型,以生存率、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小鼠回肠组织中病理学变化、小鼠肠通透性变化、回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小鼠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进行评价。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灌胃组能够改善脓毒症小鼠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炎症介质TNF-α、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肠通透性显著升高(P<0.01);Claudin-1、ZO-1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灌胃组血清中炎症介质TNF-α、IL-1β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造模6 h后XBJ-ig组小鼠肠黏膜通透性开始出现显著改善(P<0.05),显著上调Claudin-1、ZO-1蛋白表达(P<0.05)。结论:血必净灌胃给药能够通过改善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改善脓毒症小鼠的肠屏障功能。
- 付佳凤王彬刁凤胤颜嘉怡张静李艳伟张晗董天皞庄朋伟张艳军尹清晟牛琳
- 关键词:血必净口服给药脓毒症肠屏障给药途径
- 一种多组分注射液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组分注射液及其制备工艺和用途,本发明对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应用现代制药工艺得到了一种多组分注射液,研究证实,本发明所涉及多组分注射液对于脓毒症具有治疗...
- 姚小青孙长海董凯李川张桂萍董天皞曹菁王起运黎先军高俊敏孙明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