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清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胸腰椎
  • 4篇腰椎
  • 4篇后凸
  • 4篇骨折
  • 3篇截骨
  • 3篇后凸畸形
  • 3篇畸形
  • 2篇导航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椎骨
  • 2篇椎体
  • 2篇节段
  • 2篇脊柱
  • 2篇成形术
  • 2篇SCHWAB
  • 1篇导航系统
  • 1篇短节段
  • 1篇短节段固定
  • 1篇多节段

机构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6篇邱勇
  • 6篇朱泽章
  • 6篇赵清华
  • 4篇孙旭
  • 3篇王斌
  • 3篇刘臻
  • 2篇陈曦
  • 2篇钱邦平
  • 2篇陈忠辉
  • 2篇杜长志
  • 1篇俞杨
  • 1篇张银昌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成人脊柱侧凸委员会SchwabⅣ级截骨矫形的疗效评估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评估成人脊柱侧凸委员会(SRS)-Schwab Ⅳ级截骨术在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PTK)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术后的矢状面平衡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1例PTK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男12例,女19例,平均年龄(43±10)岁(30—59岁)。31例患者均行后路SRS-SchwabⅣ级截骨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在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全脊柱正侧位片上评估如下指标:胸椎后凸角(TK)、胸腰椎后凸角(TLK)、局部后凸畸形角(F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及矢状位平衡(SV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功能残障指数(ODI)评估疼痛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损伤程度。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31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8±5)个月(24—38个月)。术前TK为15.5°±7.8°,术后升至28.1°±6.2°(t=-5.985,P=0.000),末次随访时为27.3°±6.9°;TLK由术前的29.4°±12.2°降至术后的7.7°±5.3°(t=9.083,P=0.000),矫正率73.8%,末次随访矫正丢失2.4°±2.0°。FK由术前的36.4°±9.5°改善至术后的5.6°±4.2°(t=16.510,P=0.000),平均矫正率为84.6%,末次随访矫正丢失平均为2.3°±2.2°。LL术前为67.3°±12.2°,术后减小为48.1°±9.3°(t=6.968,P=0.000),末次随访平均为49.4°±7.9°。与术后即刻相比,TK、TLK、FK及LL末次随访时均未见显著矫正丢失。PI、Pr、ss及SVA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无显著变化。末次随访VAS和ODI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4例术前存在神经损害的患者末次随访Frankel评分均由D级改善为E级。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固定节段均获融合,无假关节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SRS-SchwabIV级截骨术�
赵清华朱泽章孙旭史本龙王斌钱邦平刘臻杜长志徐亮邱勇
关键词: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矢状面
SRS-Schwab Ⅳ级截骨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伴严重后凸畸形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SRS-Schwab Ⅳ级截骨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伴严重后凸畸形疗效。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8月,采用SRS-Schwab Ⅳ级截骨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20例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伴严重后凸畸形女性患者。患者年龄49~71岁,平均54.8岁。病程6~28个月,平均14个月。骨密度T值为–4.4~–1.8,平均–2.8。术前后凸Cobb角为(43.0±11.3)°。椎体压缩骨折节段:T12 9例,L1 8例,L23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D级5例,E级1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和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社会活动、旅行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180~314 min,平均226 min;术中出血量390~1 800 mL,平均750 mL。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2个月,平均30.9个月。随访期间无明显矫形丢失、断钉、断棒、假关节形成、近端交界性后凸和远端交界性后凸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时截骨均达骨性融合。术后患者均能直立行走,6个月时疼痛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术前5例伴有神经损害患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改善至Frankel E级。末次随访时ODI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各时间点S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S-SchwabⅣ级截骨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伴严重后凸畸形,可以获得满意矫形和良好疗效。
张银昌赵清华秦晓东邱勇朱泽章
关键词:后凸畸形胸腰椎
单双侧伤椎置钉与不置钉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上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单侧伤椎置钉、双侧伤椎置钉与伤椎不置钉3种置钉方式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上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7例,其中男45例,女22例,年龄13~63岁,平均42.5岁。根据伤椎置钉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26例,不采用伤椎置钉;B组19例,采用单侧伤椎置钉;C组22例,采用双侧伤椎置钉。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影像学结果及临床预后等各项指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7.6个月。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伤椎矢状面后凸Cobb角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的矢状面后凸Cobb角及其复位丢失角度均明显大于B、C两组(P<0.05)。B、C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背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或双侧伤椎置钉与伤椎不置钉相比,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上可以明显降低中远期的复位丢失角度,减少迟发性后凸畸形发生的概率,手术操作安全可靠,可获得满意的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
徐强赵清华赵志慧邱勇刘臻朱泽章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骨折
O-arm导航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O-arm导航系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应用O-arm导航系统行PVP 9例(11椎)症状性椎体血管瘤临床资料。男3例,女6例,年龄(54.7±11.0)岁(36~70岁)。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第2天复查X线及CT评估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病椎椎体高度。术前及术后3天、末次随访用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结果单侧椎弓根注射骨水泥7个椎体,双侧椎弓根注射骨水泥4个椎体,每椎骨水泥注射量(3.3±0.7)ml(2.5~4.5 ml),每椎手术时间(38.2±8.1)min(30~50 min)。术后第2天X线、CT显示骨水泥填充病灶良好,分布均匀,1例有病椎前缘少量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6±4.2)月(3~15个月),未发现病椎塌陷和肿瘤复发。术后VAS评分逐渐下降,术前VAS评分(5.9±0.8)分,术后第3天(2.4±1.1)分,末次随访(0.4±0.7)分,两两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病椎椎体高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O-arm导航系统可达到精确经皮穿刺,在其导航下行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
赵清华孙旭朱泽章王斌俞杨钱邦平刘臻邱勇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症状性椎体血管瘤
后路缩短截骨短节段固定治疗创伤后胸腰椎后凸畸形中长期随访研究
目的:评估后路脊柱缩短截骨术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创伤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3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有症状的创伤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30~59岁,平均...
孙旭赵清华陈曦陈忠辉李松杜长志朱泽章邱勇
关键词:短节段固定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
单次O-arm扫描导航下精准PKP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目的:探讨O-arm导航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行O-arm导航引导下接受PKP的多节段胸腰椎OVC...
赵清华孙旭陈曦陈忠辉朱泽章邱勇李松王斌
关键词:导航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