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艳芳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柱状切除术38例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行柱状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cylindrical abdominalperineal resection,柱状APR)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注重患者的体位和活动,做好伤口、造口、各引流管等各项护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本组出现术后腹部伤口感染2例,骶尾部切口延迟愈合3例,造口粪便嵌塞2例,腹腔积液3例,尿潴留3例,远处转移1例;未出现造口并发症、盆底腹膜疝。平均住院时间16d。本组患者治愈出院。结论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并发症产生的影响。
- 黎艳芳刘永安江从庆陶琦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39例围手术期护理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3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及相关护理措施,并评估护理效果。结果3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中平均失血量约50ml,肠功能恢复时间2~4d,平均住院时间13d。出现伤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膈下积液1例、尿潴留3例、胃肠道功能恢复延迟2例;无胃瘫、严重感染及吻合口出血、梗阻、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 黎艳芳刘永安
-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 外痔皮赘切除肛门整形在PPH手术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观察肛缘外痔皮赘切除整形在PPH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PPH术中应用了皮赘切除整形的15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3例患者均治愈,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住院9d。术后肛门水肿24例,Ⅱ级以上疼痛32例,排便后未见痔核脱出。术后随访1~3年,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再出血、复发。结论:肛缘皮赘切除整形弥补了PPH手术的不足,使许多重度环状混合痔得到了更好的手术效果。
- 刘永安黎艳芳陶琦张东平王义梅
- 关键词:皮赘PPH
- PPH加肛缘皮赘切除整形13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肛缘皮赘切除整形在PPH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PPH术中应用了皮赘切除整形的1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患者均治愈,平均手术时间35 min,平均住院9 d。术后肛门水肿10例,Ⅱ级以上疼痛9例,排便后未见痔核脱出。术后随访1~3年,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再出血、复发。结论肛缘皮赘切除整形应用于PPH手术使许多重度混合痔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扩大了PPH手术的手术适应证。
- 刘永安黎艳芳陶琦张东平王义梅
- 关键词:皮赘PPH
- 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临床报道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拖出式双吻合器保肛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情况、术后吻合口瘘、排便、排尿及性功能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无1例改行腹会阴切除术(APR)。术后肠管断端切缘无肿瘤残留,术后吻合口瘘1例,术后1年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均能自行控制排便,术后3个月排便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排尿功能恢复正常。18例(78.3%)男性患者勃起功能正常;10例(83.3%)女性患者性兴奋能力恢复正常。随访9个月至3年随访,至今均良好存活,随访中1例术后10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至今存活。结论:拖出式双吻合器保肛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中疗效确切,能够在保证根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肛门功能,且对排尿、性功能等方面影响较小,值得广泛应用。
- 刘永安黎艳芳陶琦张东平
- 关键词:双吻合器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患者50例被引量:10
- 2012年
-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占外科疾病的3%~5%,占肛肠疾病的8%~25%。对肛周脓肿患者以往的处理大多切开引流形成术后肛瘘,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行肛瘘手术。这种治疗方案患者痛苦时间长,并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对78例肛周脓肿的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进行治疗。
- 刘永安黎艳芳张东平陶琦
- 关键词:肛周脓肿一期根治
- 直肠癌保肛术并发症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62例接受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按是否发生并发症或复发分为对照组(344例)与并发症发生及复发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找出直肠癌保肛术并发症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并发症发生及复发组肿瘤的Dukes分级、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较短(β=1.521 OR=4.577)是直肠癌保肛术并发症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较短是直肠癌保肛术并发症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刘永安黎艳芳陶琦张东平乐问津
-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术并发症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