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胜伟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切除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闭合系统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瘘
  • 1篇痔上动脉
  • 1篇替莫唑胺
  • 1篇热灌注
  • 1篇重度环状混合...
  • 1篇阻断
  • 1篇阻断治疗
  • 1篇瘘管
  • 1篇瘘管切除
  • 1篇围术期
  • 1篇联合放疗
  • 1篇环形切除
  • 1篇环状
  • 1篇环状混合
  • 1篇环状混合痔

机构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4篇易娜
  • 4篇吴胜伟
  • 3篇王志伟
  • 2篇杨慧
  • 2篇吴晓翔
  • 1篇聂晨阳
  • 1篇吴晓翔
  • 1篇吴印爱
  • 1篇吴秋兰
  • 1篇杨帅
  • 1篇刘献棠
  • 1篇曾国成

传媒

  • 2篇人民军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改良痔环形切除加痔上动脉阻断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改良痔环形切除加痔上动脉阻断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度环状混合痔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痔环形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痔环形切除术+痔上动脉高位缝扎阻断。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出血,术后尿潴留,术后肛管狭窄和术后肛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第5天的VAS评分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天、第3天的VAS评分分值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血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改良痔环形切除术+痔上动脉高位缝扎阻断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可显著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但短期会增加术后疼痛。
王志伟杨慧易娜吴晓翔吴胜伟龙连生庄雄标吴迪林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对胶质瘤患者VEGF、IL-8表达水平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对胶质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及附属157医院2013年9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胶质瘤患者82例,参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放疗,试验组基于对照组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VEGF、IL-8水平、生存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VEGF(48.69±7.41)、IL-8(30.42±5.31)μg/L低于对照组(97.54±13.68)、(36.08±6.27)μg/L(P<0.05);试验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85.94±11.52)分高于对照组(73.21±10.68)分(P<0.05);试验组有效率34.15%(14/41)高于对照组16.43%(6/41)(P<0.05);2组总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对胶质瘤的治疗能够控制肿瘤进展,降低VEGF、IL-8表达水平。
吴晓翔易娜曾国成吴胜伟杨帅
关键词:胶质瘤放疗白细胞介素-8
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治疗高位复杂性肛门直肠瘘的效果
2014年
目的总结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处理高位复杂性肛门直肠瘘的效果。方法采用一期切除瘘管法治疗高位复杂性直肠肛门瘘116例,其中采用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治疗52例(闭合系统组);采用电刀治疗64例(电刀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发生率、术后出血率、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大便失禁率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治疗组术中出血发生率、术后出血率、手术操作时间均显著低于电刀治疗组(P<0.05),而两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大便失禁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治疗高位复杂性肛门直肠瘘,可降低术中、术后出血发生率,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有效提高手术的速度与安全性。
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聂晨阳龙连生吴胜伟庄雄标易娜吴秋兰
关键词:LIGASURE瘘管切除肛门直肠瘘
围术期腹腔热灌注治疗大肠癌合并腹膜转移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围术期腹腔热灌注治疗大肠癌合并腹膜转移的效果。方法:选择结直肠癌合并腹膜转移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行腹腔热灌注治疗,对照组未行腹腔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液量、尿量、麻醉时间,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5个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CA199)水平,术后辅助化疗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量、尿量及麻醉时间显著多(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前、术后2周血清CEA、CA199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5个月血清CEA、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辅助化疗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围术期腹腔热灌注治疗大肠癌合并腹膜转移效果优于不行腹腔热灌注治疗,腹腔热灌注治疗有助于降低肿瘤患者术后肿瘤负荷水平。
王志伟易娜杨慧吴晓翔吴胜伟龙连生庄雄标吴迪林
关键词:围术期腹腔热灌注大肠癌腹膜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