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盐城景山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去伪存真激发学生思考 让学引思培养核心素养——“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教学案例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从实施课程改革至今,从培养学生双基到三维目标到今天的核心素养,一路走来,很多老师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已经意识到课堂的重心应该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然而怎样实现这种转变,怎样的问题是必要的、怎样的活动是有效的,许多老师没有认真去思考,只是停留在课堂的形式上的改变.课堂上的伪提问、伪探究常常发生.今年暑期学习班上,开设了一节《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听完之后,感触良多.
- 陈艳
- 关键词:函数图像案例分析教学
- 信息化融合助设计 “教学做”一体促素养--以“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教学为例
- 2024年
- 信息时代下的数学教学,教师需要在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探寻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及作用,抓住课时教学的重点,正确分解难点,活用信息技术,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其学习兴趣,使得“教学做”融为一体,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 陈大帅陈艳
-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做合一
- 第17讲:不规则图形与转化化归
- 2020年
- 1课标要求与命题趋势1.1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一般都是利用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化繁为简,化零为整,化不规则图形为规则图形等去解决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陈艳
-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化繁为简化零为整命题趋势
- 初中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教育构建学认为,教学活动是课前预设、课堂生成的有效结合体,课前预设是教学活动的准备环节,课堂生成是课前预习践行实际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活动取得实效,需要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完美“结合”和有效“衔接”.教育学指出,预设是教者准备环节,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环节、教学策略的“超前规划”,是备教材、备学生的活动进程,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保障.生成是指将教学预设“规划”付诸于课堂实践,对教学目标、理念要求、能力培养等自我构建的活动.课堂教学瞬息万变,需要教师适时调整预设,优化过程,提升实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将预设与生成进行有效融合,科学实施,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目标现结合新课改有效教学目标要求,就预设与生成有效融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 陈艳
- 关键词: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数学课堂教学教材内容课前预习
- 结构化单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以《菱形、矩形、正方形(1)》为例被引量:16
- 2021年
- 1前言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线教师经常会出现一种困惑,学生每节课的知识掌握效果很好,但时间一长,学习的内容就会遗忘;而知识一综合,或遇到新的问题时,常常就会束手无策.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与平时单课时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单课时逐个知识点的学习使得知识处于零散的、碎片化的状态.
- 陈艳徐明悦
- 关键词:单元教学一线教师初中数学教学正方形碎片化知识掌握
- 有效活动育素养 注重方法促能力
- 2019年
- 马老师的这节课既能落实"四基"要求,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体现实用性,又向我们诠释在课堂上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奠基,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笔者收获颇多,感悟很深。下面谈谈笔者听课后的几点想法。1特色品评1.1设置有效活动,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建模意识。如情境引入,通过移动现实生活中墙角的一架梯子这样的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斜边长保持不变而直角边变化的直角三角形,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建模意识。
- 陈艳
- 关键词:现实情境情境引入
- 一道数学竞赛题的结论探析
- 2018年
- 这是一道基于相似性的数学竞赛题,通常借助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问题研究,但是本题随着点P的运动情况发生改变,会有不同的结论出现,给我们的启示是根据"方法关联"或者"图形关联"可以进行未知领域的探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度思考。
- 陈艳
- 关键词:数学竞赛BCIEFP数学探究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复习课设计--以“二次根式”为例
- 2022年
- 1引言“教、学、评”一致性基于“以生为本”理念提出,其坚持以课标要求为导向实施教学、学习、评价.而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知识认知的作用.基于教、学、评的一致性,实现目标确立、思维发展、引导修正、知识运用、知识迁移、教学评价等环节目标与设计的一致,全方位为学习目标与学生学习而服务,从而提升复习课教学的深度及教学结构化水平.为此,本文中以“二次根式”为例展开“教、学、评”一致性的复习课设计分析,以期强化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
- 陈艳
- 关键词:以生为本巩固知识二次根式知识迁移复习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