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香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漳州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护理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的操作与结果判断,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的过敏原并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应用Spotter畅点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280例哮喘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185例皮试阳性,阳性率66.07%。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性变应原(P<0.01);尘螨过敏原(粉尘螨和户尘螨)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P<0.001)。本组点刺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结论:规范的操作与结果分析是顺利完成Spotter畅点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关键。
- 林海燕陈碧香
- 关键词:皮肤点刺试验支气管哮喘护理研究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伴旋股外侧动脉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伴旋股外侧动脉(LCFA)动静脉畸形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1年9月在漳州市中医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22例ANFH伴LCFA动静脉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先行超选择栓塞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LCFA,尔后对股骨头滋养动脉旋股内侧动脉、LCFA及闭孔动脉的主干和主要分支行超选择经导管动脉灌注(TAI)治疗,7~14 d后再次行TAI。比较手术前后股骨头滋养动脉DSA表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多层螺旋CT(MSCT)影像上股骨头骨质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动静脉畸形瘘口均成功封堵,TAI顺利完成,技术成功率为100%。血管造影显示术后LCFA动静脉畸形消失,股骨头滋养动脉明显增多,侧支循环形成。发生异位栓塞8例,均未产生严重后果。随访3~24个月,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第1次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检查显示股骨头坏死区病灶稳定,周围骨质增生、边缘硬化及囊变缩小。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介入治疗ANFH伴LCFA动静脉畸形微创、安全有效,有助于保留股骨头。
- 林俊东陈碧香郑亚明陈定家刘洋
- 关键词:旋股外侧动脉动静脉畸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 导管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管固定装置,该导管固定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第一延伸结构、第二延伸结构、第三延伸结构及第四延伸结构,该第一延伸结构和第二延伸结构均设置于装置本体的第一侧且呈对称设置,且远离装置本体的一侧...
- 陈碧香陈晓燕张少玲
- 文献传递
- 基于微信对股骨头介入术后居家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应用微信健康指导对股骨头介入术后家庭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60例即将出院的股骨头介入术后患者,按出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康复指导;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的延续教育模式。应用Harris评分和自制的医院满意度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的康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3个月,观察组对医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基于微信的延续健康指导方式,有助于提升股骨头介入术后患者的康复水平。
- 陈碧香
- 关键词:居家康复
- 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协作会诊模式在PICC护理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协作会诊模式在PICC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94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协作会诊模式,对比两组PICC MDT会诊效果、各科室护理人员PICC相关知识掌握能力、突发状况处理能力、对患者病情了解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解决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ICC相关知识掌握能力、突发状况处理能力、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协作会诊模式在PICC护理切实可行,不仅增加了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在处理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晓燕陈碧香
-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会诊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