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松年

作品数:46 被引量:346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NMR
  • 12篇成像
  • 10篇肿瘤
  • 9篇CT
  • 7篇超声
  • 6篇X线
  • 5篇磁共振
  • 4篇影像
  • 4篇关节
  • 4篇X线诊断
  • 4篇MRI诊断
  • 4篇波诊断
  • 4篇超声波诊断
  • 3篇影像学
  • 3篇乳腺
  • 3篇缺血坏死
  • 3篇膝关节
  • 3篇腺癌
  • 3篇脑肿瘤
  • 3篇坏死

机构

  • 36篇北京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西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首都钢铁公司...
  • 1篇首都医学院
  • 1篇北京市回民医...

作者

  • 44篇李松年
  • 15篇高玉洁
  • 14篇蒋学祥
  • 8篇余永强
  • 5篇刘赓年
  • 5篇唐光健
  • 4篇肖江喜
  • 3篇王仪生
  • 3篇王永栋
  • 3篇王仁贵
  • 3篇田绍荣
  • 3篇王继琛
  • 2篇吴春江
  • 2篇刘庚年
  • 2篇徐广利
  • 2篇高玉洁
  • 2篇尚克中
  • 1篇余长亮
  • 1篇张惠
  • 1篇杨开颜

传媒

  • 16篇中华放射学杂...
  • 9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国外医学(临...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6篇1997
  • 6篇1996
  • 5篇1995
  • 8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评介《疑难疾病CT诊断剖析》一书
2003年
李松年
关键词:疑难疾病CT放射学
胸椎黄韧带肥厚的磁共振表现被引量:23
1997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了85例胸椎黄韧带肥厚(TLF)的MRI特征。材料与方法:55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余30例经CT扫描证实。椎管的狭窄程度根据T2WI上硬膜囊和脊髓的受压改变程度分为0~Ⅲ度。结果:85例TLF中,71.8%合并韧带骨化。77例患者的100个病变位于T9~12水平,占病例和病变数的90.6%和69.0%。TLF典型的MRI表现为自椎管后缘向前凸的结节状或条带状突起。在T2WI上,78例呈低信号强度,7例呈中等信号,36个病灶压迫脊髓可见高信号区。在T1WI上,32个低信号病灶内可见中高信号区,56个病灶显示不清,检出率为55.8%。35例(41.2%)有外伤史,43例(50.6%)伴椎间小关节增生硬化。组织学改变为弹力纤维断裂萎缩、胶原纤维增生、脂肪浸润和钙化。结论:TLF是引起胸椎椎管狭窄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形成机制可能与外伤引起的椎间小关节增生有关。矢状位T2WI可准确显示TLF的大小和范围以及脊髓受压程度。
王仁贵常剑虹高玉洁林井副蒋学祥林井副蒋学祥牛汝朴王新文
关键词:胸椎脊髓压迫症成像NMR
无小脑定位体征的小脑梗塞临床与MRI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分析经MRI检查诊断的无小脑体征的小脑梗塞63 例。发现无小脑定位体征性小脑梗塞发病率高,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干梗塞及颈内动脉系统病变。病变部位以PICA与SCA区的分水岭梗塞最为常见,其次为PICA区及SCA区供血区梗塞,AICA区最少,梗塞灶的大小以腔隙性梗塞为主,其中24 例合并脑干梗塞。
沈扬王继琛康德瑄李松年
关键词:小脑梗塞磁共振成像
肾感染性疾患的影像诊断被引量:7
2000年
李松年高玉洁张忠嘉
关键词:肾疾病CT感染性疾病
巨大腹膜后异物性肉芽肿一例被引量:2
1995年
巨大腹膜后异物性肉芽肿一例肖江喜,高玉洁,蒋学祥,李松年本院收治了1例腹膜后巨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术前各种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实性肿瘤,术后病理诊断是巨大异物性肉芽肿。复习病史及MR影像,有些体会,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60岁,因上腹触及肿物伴隐痛半年就...
肖江喜高玉洁蒋学祥李松年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肉芽肿NMR病例报告
三碘三酰苯脊髓造影及造影后CT扫描临床应用
1990年
自七十年代非离子化碘水造影剂甲泛影酰胺(metrizamide)(商品名阿米培克Amipaque)用于脊髓造影以来,已被欧美各国广泛应用,是脊髓造影技术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同碘油剂和离子型碘水剂相比;它能与脑脊液混合,神经毒性小,造影后全部经尿排出体外,不引起蛛网膜炎。已取代碘油剂(myodil,Pantopaq-ue)和离子化碘水剂(Conray等)成为主要的脊髓造影剂。不过。
王仪生姜永宏李松年
关键词:脊髓造影蛛网膜炎商品名
72例颅内占位病变的动态CT时间密度曲线的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用新设计的动态CT扫描程序与时间密度曲线的分析方法对72例常规CT诊断为颅内占位的病人进行了检查。67例病理和/或手术证实,诊断正确率为85%以上。本文提出了不同病变的曲线分型及曲线参数的参考范围。病变动态CT时间密度曲线特点与常规CT形态学表现无相关关系,实为颅内占位病变定性CT诊断有意义的补充检查方法。
唐光健李松年王仪生
关键词:颅内占位病变脑肿瘤CT诊断
自发性肾破裂致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的CT与DSA分析被引量:18
1998年
目的:分析自发性肾破裂致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CT与DSA表现,着重讨论其发现肾破裂病因方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4例自发性肾破裂伴肾周出血患者,24例全部经CT检查,3例行DSA检查并栓塞治疗,其中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4例自发性肾破裂中19例为肾肿瘤(79%),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50%),肾细胞癌7例(29%)。结论:诊断急性自发性肾破裂出血,CT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病因诊断准确率可达90%;而DSA在寻找血管性病变致肾破裂病因方面优于CT,并有助于栓塞治疗。自发性肾破裂出血常见原因是肾肿瘤。
张建青周为中李松年余志贤
关键词:CT肾破裂肾周出血
良性脑膜瘤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15
1996年
目的:探讨良性脑膜瘤MRI表现与组织亚型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34例手术证实为良性脑膜瘤的SET1WI、T2WI及Gd-DTPA增强图像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良性脑膜瘤T1WI信号及附属征象与其组织亚型无关,T2WI信号在合体细胞型与血管母细胞型、血管母细胞型与过渡型(0.001<P<0.005)、血管母细胞型与成纤维细胞型及合体细胞型与过渡型(P<0.05)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各亚型之间仍有44%的脑膜瘤信号重叠。结论:依靠MRI尚难以达到病理亚型诊断目的。脑膜瘤T2WI信号差异与瘤细胞多少、排列、变性。
余永强李松年刘赓年刘赓年
关键词:脑膜瘤病理学NMR
脑血管疾病TOF法磁共振血流成像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4
1994年
笔者搜集了70例诊断明确的脑血管疾病MRA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2例经X线脑血管造影证实。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三维TOF法MRA扫描。结果表明,三维TOF法能清楚地显示出脑动脉瘤、血管畸形、大动脉的狭窄和阻塞等血管病变,但由于饱和作用的影响,不能显示小动脉分支和静脉血管,并且在血管狭窄的显示方面存在着夸张作用和假象。与X线血管造影相比,MRA虽具有成像迅速、无创伤等优点,但在小血管病变及血管狭窄的显示方面仍有不足。
高玉洁王继琛蒋学祥李松年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NMR成像
全文增补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