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 1篇凝血
  • 1篇纤维蛋白
  • 1篇纤维蛋白溶解
  • 1篇弥漫
  • 1篇弥漫性血管内...
  • 1篇病人

机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省柳河医...

作者

  • 2篇朱承睿
  • 2篇栾正刚
  • 2篇章志丹
  • 2篇马晓春
  • 2篇张晓娟
  • 2篇陈铭铭
  • 2篇高艳红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动脉瘤病人围手术期凝血和纤溶状态及其与预后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动脉瘤病人围手术期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40例动脉瘤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40例动脉瘤病人术后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ISTH评分平均为(3.4±1.5)分,共7例病人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动脉瘤破裂病人的ISTH评分明显高于未破裂者(P<0.05)。ISTH评分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704、0.694,P<0.05),ARDS、休克及死亡病人具有更高的ISTH评分。结论动脉瘤病人围手术期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大量消耗,易发生出凝血功能障碍;ISTH评分高的病人更易发生器官功能损伤,且预后较差。
陈铭铭章志丹高艳红栾正刚张晓娟朱承睿潘洁仪马晓春
关键词:动脉瘤凝血纤维蛋白溶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主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与纤溶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主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与纤溶标记物的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6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主动脉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凝血及纤溶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名主动脉瘤患者术后...
陈铭铭章志丹高艳红栾正刚张晓娟朱承睿潘洁仪马晓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