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展飞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常州市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F机用镍钛器械在后牙根管预备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TF(twisted files)机用镍钛器械在后牙根管预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进行根管治疗的64颗后牙患牙,203个根管(弯曲度5°~30°),随机分为两组:TF组采用TF机用镍钛器械冠向下法预备根管,K组采用手用不锈钢K锉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两组患者均采用冷侧压方法进行根管充填。记录单个根管预备时间、X线评价预备效果。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F组单个根管预备时间短(38.31±3.80)s,无台阶形成,能维持根管原有形态,预备效果好,与K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TF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预备后牙根管快速、有效,适用于临床。
- 赵丽琴何展飞张晨卉孙迟佳
- 关键词:TWISTED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茎突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疑为茎突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图像后处理,然后测得茎突的长度、内倾角和前倾角。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能清晰地显示茎突长度、大小、形态、走向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是最佳显示茎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对术前准备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 何展飞黄德华邢伟
- 关键词:茎突综合征3D重建多层螺旋CT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外科手术结果对比,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356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16层螺旋CTA图像与DSA和外科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结合CTA、DSA和术中所见,在356例患者中的195例患者颅内发现215个动脉瘤。5个动脉瘤CTA漏诊,9个动脉瘤在DSA检查中未能清楚显示,但被CTA发现,其中5个得到手术证实,另外4个未行手术治疗。16层螺旋CTA对于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与DSA的结果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A对于颅内动脉瘤检出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在颅内动脉瘤的筛选、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
- 何展飞陈文华邢伟邱建国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替牙期伴功能性旋转前牙反牙合矫治方法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回顾性评价替牙期伴有下颌功能性旋转前牙反牙合常用矫治方法的有效性及效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9月在常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诊疗的患者47名:替牙期、牙性或功能性前牙反牙合伴下颌功能性旋转、上牙弓轻度拥挤、非拔牙矫治、可后退至切对切、无系统性疾病史、无明显上下颌骨异常、无口颌面肌功能异常、无口腔不良习惯、知情同意。由同一名高年资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活动/固定或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活动组1采用带双曲舌簧的牙合垫式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活动组2仅采用带双曲舌簧的牙合垫式矫治器,固定组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下颌牙合垫去除咬合干扰,功能组采用FRIII配合肌功能训练,记录治疗成功率、矫治周期、复诊次数、矫治费用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了自行终止治疗者,所有前牙反牙合均得到了纠正。活动组2复诊间隔时间短,矫治周期也最短(P<0.01);而复诊次数各组间无差别(P>0.05);矫治费用活动组2低于活动组1和固定组(P<0.05)。固定组在纠正反牙合的过程中排齐并关闭前牙散在间隙,患者及家长对治疗结果更加满意,这是活动及功能矫治无法比拟的;而固定矫治过程中对口腔卫生要求更高,牙面常发生脱钙,且矫治结束后需制作仅包裹四颗上切牙的压膜保持器,这又是固定矫治不利的一面。结论:伴有下颌功能性旋转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在患者良好的配合下通过一个较短时间的矫治均可以得到纠正。
- 陈慧霞何展飞秦燕军李媛
- 关键词: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正畸矫治
- CT在上颌前部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高位埋伏多生牙的定位及拔除方法。方法选择口外门诊患者93例共118颗高位埋伏多生牙,通过临床和放射(主要为螺旋CT)检查,分析埋伏牙的位置,判断手术进路后,予以拔除。结果 93例患者经术前CT定位,70颗位于腭侧,15颗位于唇侧,33颗位于上中切牙长轴上方,通过手术进路的选择,CT检查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邻牙无损伤,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CT检查对于上颌前部高位埋伏多生牙的定位及手术进路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
- 邹锋杭顺初符国新何展飞吴耀武封卫江王康张继成
- 关键词: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
- 锥形束CT在颌骨埋伏牙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颌骨埋伏牙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难以确定埋伏牙空间位置的患者进行CBCT扫描,并对其图像进行多方位重建,进行精确定位。结果CBCT图像能清楚地显示埋伏牙牙体形态、与邻牙关系、偏唇腭侧方向、与上颌窦底、下颌神经管、颏孔等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结论CBCT对埋伏牙的定性、定位准确,弥补了传统X线片和大型螺旋CT的不足,可作为颌骨埋伏牙临床诊治的重要检查手段。
- 周斌何展飞谈彩琴
- 关键词:锥形束CT颌骨埋伏牙
- CBCT在口腔门诊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与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口腔门诊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与分析。方法本次收集的患者资料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口腔门诊接受CBCT检查的患者200例,采用Newtom平板型口腔CBCT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利用百分率对CBCT检查结果中的各常见疾病的构成情况、年龄情况、性别情况等进行统计。结果本次研究200例患者中,阻生性智齿35例,牙缺失种植修复60例,牙体牙髓疾病16例,牙周病26例,多生牙35例,外伤4例,正畸24例。其中牙缺失种植患者的人数最多,外伤的患者人数最少。结论CTCB检查可广泛应用与口腔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 周斌何展飞
- 关键词:锥形束CT口腔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