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静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2篇导管
  • 2篇新生儿
  • 2篇异位妊娠
  • 2篇置入中心静脉...
  • 2篇治疗转归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转归
  • 2篇外周
  • 2篇外周置入中心...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经外周置入
  • 2篇经外周置入中...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导管
  • 2篇后叶
  • 2篇甲氨蝶呤
  • 2篇腹腔

机构

  • 9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林静
  • 2篇黄翠雯
  • 2篇黄嘉言
  • 2篇张新利
  • 2篇刘海燕
  • 1篇马乐
  • 1篇陈彩蓉
  • 1篇陈鑫
  • 1篇邵兵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NNED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CO_(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在非月经期进行PHENIX-8PLUS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3个月及随访6个月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雄激素受体(AR)免疫组化积分;观察2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关于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与组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瘙痒、疼痛、皮肤弹性、皮肤颜色及病变范围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VEGF、AR免疫组化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仿生物电刺激疗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NNEDV的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体征,且可通过上调皮肤基底层VEGF、AR的表达促进病变组织修复,并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林静黄华仪唐霓陈樱涵陈洁映伍世钢何倩影
关键词: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垂体后叶素联合甲氨蝶呤在高水平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异位妊娠手术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甲氨蝶呤在高水平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异位妊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物清除术的患者48例,根据术中药物应用情况分为两组。A组于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及小剂量甲氨喋呤注射液,共26例;B组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共22例。比较两组血hCG水平、术后情况及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A组术后1d、12d血hCG水平、持续性宫外孕出现率、异位妊娠率均低于B组,输卵管再通率、宫内妊娠率高于B组,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甲氨蝶呤在高水平血hCG异位妊娠手术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hCG水平,利于减少持续性宫外孕的出现,提高输卵管再通率及再次妊娠率。
林静陈日利陈鑫
关键词:异位妊娠手术垂体后叶素甲氨蝶呤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特点和治疗转归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83例新生儿PICC置管病例(置管91例次)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类别与药物敏感性,探讨治疗转归。结果 91例次置管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5例次(5.5%),确诊败血症为2例次(2.2%),诊断临床败血症3例次(3.3%),细菌定植11例次(12.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4.3/1 000置管日。结论 PICC技术已经发展为较成熟的临床医疗技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较低,可作为新生儿科常规的治疗技术。
张新利刘海燕黄嘉言黄翠雯林静
关键词: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宫腔镜清宫和单纯宫腔镜下清宫治疗不同类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临床疗效探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宫腔镜清宫和单纯宫腔镜下清宫治疗不同类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Ⅰ型30例,Ⅱ型30例)和观察组(n=60,Ⅰ型30例,Ⅱ型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宫腔镜下清宫,观察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宫腔镜清宫。对比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血清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值时间,并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7.92±33.49)mL,较对照组的(123.74±45.67)mL少;手术时间(19.31±5.27)min、住院天数(11.27±1.22)d、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18.26±1.35)d,较对照组的(30.16±4.19)min、(15.78±2.86)d、(23.57±2.43)d短;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宫腔镜清宫可缩短不同类型CSP手术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周莹付宏望林静
关键词: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腹腔镜下甲氨蝶呤联合垂体后叶素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与垂体后叶素联合应用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保守手术(输卵管妊娠物清除术),随机分为A组(56例)和B组(52例),A组患者术中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及小剂量甲氨喋呤注射液治疗,B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与术后12d的血β-HCG水平、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持续性宫外孕出现率、3个月后输卵管再通率、术后2年宫内妊娠率及再次异位妊娠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2年宫内妊娠率、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畅率均高于B组,再次异位妊娠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血β-HCG水平、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时,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及小剂量甲氨喋呤注射液治疗,不但能够降低再次异位妊娠率,提高术后2年宫内妊娠率,同时能够提高输卵管再通率,效果显著,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林静
关键词: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治疗甲氨蝶呤垂体后叶素
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4年
探究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苏醒期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躁动发生等的控制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2.1-2024.6)收治的全身麻醉术后的老年患者92例,分组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分别是(73.11±10.58)mmHg、(127.87±14.24)mmHg和(75.41±11.70)次/min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81.65±8.92)mmHg、(144.35±17.40)mmHg、(76.63±9.87)次/min(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趋于平稳,观察组患者躁动、低体温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是17.39%(8例)、6.52%(3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1%(15例)、26.09%(12例)(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文化等四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苏醒期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舒适度,且减少了躁动的发生,以及降低了患者低体温、呼吸抑制等低体温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林静吴晓雯黄玉琼欧高文邵兵
关键词:老年患者舒适护理全身麻醉躁动
电生理在妇科领域的临床应用现状被引量:14
2022年
生物电是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类物理、物理-化学变化,是正常生理活动的表现,也是生物活组织的一个基本特征。通过生物电研究可帮助我们了解机体机能状况,临床用来诊断疾病;运用生物电可以帮助我们介入机体机能调节干预,临床用于疾病预防及治疗。电生理近年来在不同的学科得到迅速发展。21世纪初国内引进了盆底电生理诊断治疗技术,在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等机构积极支持下,得到推广运用,帮助治疗大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目前,电生理治疗方法已经被国内外有关指南推荐用于不同临床疾病诊治中。
林静郭玲陈彩蓉邹文花陈樱涵王晓光叶丽纯马乐黄华仪
关键词:妇科电生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腔器官脱垂女性性功能障碍原发性痛经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 83例新生儿PICC置管病例(置管91例次)的临床...
张新利刘海燕黄嘉言黄翠雯林静
创新性单通道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根治术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自制单通道进行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21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切口保护套和无菌手套自制单通道,采取常规腹腔镜手术器械行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手术。记录患者的包块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标本取出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结果 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或术中增加穿刺孔,切除的异位妊娠包块大小1.8~4.6 cm,平均切除的异位妊娠包块大小(3.21±0.93)cm;手术时间20~48 min,平均手术时间(31.7±1.2)min;术中出血量5~15 ml,平均术中出血量(8.0±2.5)ml;标本取出时间15~35 s,平均标本取出时间(18.0±3.2)s;术后VAS评分3~6分,平均术后VAS评分(3.8±1.8)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9~26 h,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4±3)h;术后住院时间2~4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5±0.6)d;术后2例出现脐部切口愈合不良,处理后均愈合,均无出现其他并发症;术后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降至正常,月经恢复正常,脐部切口均愈合良好,其中18例患者脐部切口与脐轮融合一起,未见明显瘢痕。结论经脐自制单通道行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根治术安全可行,手术器械方便、经济,手术风险减少,标本取出容易,减少残留、切口污染,切口外观满意度高。
林静黄华仪陈日利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妊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