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置入PICC的483例肿瘤患者纳入研究,以PICC置入导管后是否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作为应变量,对影响其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顾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8项变量分别是:患者年龄、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合用激素、化疗周期、本次置管时穿刺的次数、留置时间、院外PICC导管维护知识。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岁、有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置管穿刺次数≥2次、化疗周期增多、院外PICC导管自我维护知识缺乏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本身因素、护士操作技能、临床用药及自我维护知识健康教育有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以上可控危险因素的预防性干预,减少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 赵玉玲李静梁飞红吕阗霍佳妮
- 关键词: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耳穴压豆联合腕踝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探究耳穴压豆联合腕踝针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障碍的助眠效果。方法 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80例被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化疗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参与者。通过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4组不同的组别,每一组包含20名患者,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乳腺癌化疗;耳穴压豆组:除了常规的化疗方法外,还主要选择了耳穴心、肾、交感、脾、皮质下和神门作为治疗穴位进行压豆并每天按压刺激3次,3min/次,每周更换2次;腕踝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选择28号1.5寸毫针在腕踝区域(上一区)斜刺入真皮层后再贴着皮肤平行进针以患者感觉酸麻胀为佳,再用医用胶布固定针柄,留针12h,每天1次;观察组(耳穴压豆+腕踝针):在常规化疗的同时,给予耳穴压豆和腕踝针。4组患者疗程均为14天,在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时,我们对临床疗效、PSQI评分、临床症状改善的改善程度、总的睡眠时间、睡眠的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出现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PSQI评分、总睡眠时间和整体睡眠质量方面都明显优于其它另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的化疗患者在接受化疗时,结合耳穴压豆和腕踝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地改善他们的睡眠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 李静吕阗彭旭陈新日
- 关键词:耳穴压豆腕踝针乳腺癌睡眠障碍
- 加用癌痛一贴宁治疗癌性疼痛120例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癌痛一贴宁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癌性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癌痛一贴宁贴敷。两组治疗10 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起效时间、持续止痛时间、最佳止痛时间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癌痛一贴宁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与单纯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相比,可获得协同增效作用,可缩短止痛起效时间,延长持续止痛时间。
- 陈莲荣震黄乔统李红霞李静石玮曾清
- 关键词:癌性疼痛中医外治法
- 金黄散外敷治疗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治疗肿瘤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PICC置管后1周内发生静脉炎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金黄散对照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加TDP红外线照射,观...
- 李静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机械性静脉炎中药外敷金黄散
- 加味防己茯苓汤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水肿的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加味防己茯苓汤外敷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空气压力波治疗,实验组予空气压力波联合加味防己茯苓汤外敷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14天,测量患侧腕横纹上5cm,肘横纹上10cm、下5cm处的周径,并分别通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疼痛数字评分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问卷,了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疼痛及情绪状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上肢水肿改善有效率为87. 83%,对照组有效率为69. 67%,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 05)。两组在生命质量、疼痛症状及情绪方面均有改善;在生命质量和疼痛评分改善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情绪改善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加味防己茯苓汤外敷联合空气压力波可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水肿,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因彪陈新日李静闫美花荣震
-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水肿
- 结直肠癌患者贫血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 2020年
- 结直肠癌相关性贫血是结直肠癌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精神状态、手术治疗、放化疗及其预后等会产生重大影响,最终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文章就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贫血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方法等方面做一综述。
- 李静
- 关键词:结直肠癌贫血护理
- 中药熏蒸治疗卡培他滨所致Ⅱ度手足综合征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卡培他滨所致Ⅱ度手足综合征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以来收治的接受卡培他滨治疗后引起Ⅱ度手足综合征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生活质量评分、药物毒性降低时间及使用药物天数等。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疗效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相对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使用药物天数及毒性降低时间均相对较短(P<0.05)。结论因卡培他滨所致Ⅱ度手足综合征患者接受中药熏蒸治疗可有效增强治疗疗效,使患者使用药物天数及药物毒性降低时间等进一步缩减,从而促进其生活质量有效改善。
- 吕阗李静李丽荣陈燕明飞燕
- 关键词:中药熏蒸卡培他滨疗效
- 舒适护理模式对癌痛患者希望水平及不适感的影响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与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癌痛患者希望水平及不适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常规护理的50例癌痛患者为对照组,并将2019年2月-2020年1月进行舒适护理干预的50例癌痛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情况、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不适感(VAS评分)及生存质量(WHOQOL-BREF量表)。结果:护理1、2周后,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Herth希望量表、VAS评分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周后,观察组Herth希望量表、VAS评分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对癌痛患者的希望水平及不适感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因此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黄乔统陈莲王丹菊李静明飞燕
- 关键词:舒适护理癌痛不适感
- 护理实习生对PICC相关知识需求的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3年
- 分析护理实习生对PICC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择2020年10至2022年4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5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科室自制调查问卷对其PICC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及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影响其PICC相关知识需求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0名护理实习生在PICC的概念、优点、适应症、禁忌症方面,置管流程方面,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面,导管的使用及维护方面,感控要求方面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水平评分整体较低,其对上述6部分知识的需求评分整体较高。男性以及<25岁的护理实习生PICC知识需求评分和女性以及≥25岁的护理实习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学历、在校未学习PICC知识、经PICC输液次数<5次以及PICC操作失误次数≥2次的护理实习生PICC知识需求评分和本科学历、在校学习PICC知识、经PICC输液次数≥5次以及PICC操作失误次数<2次的护理实习生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多因素log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护理实习生PICC知识需求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大专学历、在校未学习PICC知识、经PICC输液次数<5次以及PICC操作失误次数≥2次(P<0.05)。结论 护理实习生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对PICC相关知识需求水平普遍较高,其中大专学历、在校未学习PICC知识、经PICC输液次数<5次以及PICC操作失误次数≥2次均会影响护理实习生的PICC相关知识需求,临床相关负责人需要及时根据护理实习生的PICC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及需求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以不断提高其PICC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满足其PICC相关知识需求。
- 韦金鸾孔秀莲张冰玉李静
-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影响因素
- 中药直肠点滴联合穴位埋线预防及治疗伊立替康引起迟发型腹泻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运用中药直肠点滴联合穴位埋线预防及治疗伊立替康引起迟发型腹泻的效果观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化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予在化疗前一天用葛根芩连汤,煎水50 mL,采取中药的直肠点滴的方法,每天1次,连用7天;大肠俞、脾俞、上巨虚、天枢穴位埋线1次;对照组患者化疗后出现腹泻的采取洛哌丁胺(易蒙停)首剂4 mg,其后每2小时2 mg,直至腹泻停止12 h以上,阿托品、抗生素预防补液等相应的对症措施.结果:试验组出现迟发型腹泻6例,均采取以上外治法,治愈6例;对照组出现迟发型腹泻的15例,治愈3例,好转5例,无效7例.两组患者迟发型腹泻的发生率(χ^2=5.934,P=0.015)及治疗效果(χ^2=4.200,P=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直肠点滴及穴位埋线在预防及治疗伊立替康导致迟发型腹泻的患者比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更佳.
- 吕阗李静赵玉玲许欣
- 关键词:伊立替康腹泻中药直肠点滴穴位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