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钰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膀胱肉瘤样癌1例病例讨论被引量:1
- 2017年
- 患者,男,81岁,因“间歇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1月余”于2016年2月1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门诊泌尿系B超检查显示膀胱右前壁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入院后CT(图1)提示膀胱腔内见不规则软组织影,大小约3.8cm×3.4cm×2.5cm,内可见血流信号和结节状钙化灶。MRI(图2、3)显示膀胱右前壁占位性病变(考虑膀胱癌),侵犯膀胱壁全层及膀胱外脂肪间隙,双侧髂血管旁及腹股沟区淋巴结增多增大。胸部CT示左下肺小结节,直径约0.3cm,边界清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胸腹部X片示主动脉粥样硬化。
- 董锐王国举魏军王宁华刘飞刘钰姚岚
- 关键词:膀胱肉瘤样癌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无痛性肉眼血尿主动脉粥样硬化病例高血压病史
-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例报告
- 2014年
- 患者,女,48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一月余”于2014年11月3日就诊,无肉眼血尿、腰痛及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入院后行腹部 CT、CTA、DSA 平扫及增强(图1-3),提示右肾占位性病变,考虑腹膜后恶性占位性病变可能性大,主要供血动脉为右肾动脉分支及腹主动脉分支。ECT提示 L-GFR 40.69,R-GFR 66.03。PET/CT示腹膜后右肾前间隙巨大软组织占位,考虑恶性肿瘤,侵犯右肾下极及右肾周间隙,与胰腺界限不清。诊断:右侧腹膜后恶性肿瘤。术前邀请叶章群教授、郑新民教授、王齐襄教授等专家来我中心会诊,诊断意见:腹膜后肿瘤性质待定。专家介绍腹膜后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有髓性脂肪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神经鞘瘤、副神经节瘤;恶性肿瘤包括脂肪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精原细胞瘤及其他。腹膜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复杂,来源多种多样,术前难以定性。术前必须清楚了解肿瘤大小、部位、与周围脏器及血管的关系,肿瘤可能侵犯的其他部位,如下腔静脉、胰腺等。本例患者术前CT、CTA 、DSA已提示肿瘤有2支主要供应血管,瘤体与右肾下极及胰腺界限不清,必要时术中可与相关科室(普通外科、血管外科等)联系,合作处理,以应对可能需要进行的多脏器切除、血管切除及血管重建和大出血等情况。
- 魏军姚岚刘飞王宁华刘钰张先龙董锐苏元华
- 关键词: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腹膜后恶性肿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占位性病变腹膜后肿瘤PET/CT
- 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抽选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明显更低,最大尿流率(Qmax)明显更高,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其中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王宁华董锐袁静刘钰刘飞魏军薛梅
- 关键词: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手术疗效
- 睾丸淋巴瘤1例病例讨论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49岁,因“会阴部外伤后发现右侧睾丸肿大7周余”于2016年8月29日入院。既往体健。伤后在当地医院查阴囊彩超提示右侧睾丸体积增大并实质回声不均,考虑睾丸挫伤。7周后因肿块无变化,复查睾丸彩超和MRI均提示右侧睾丸明显肿大,内多发实质低回声灶,考虑睾丸挫伤可能,肿瘤待排。
- 董锐苏元华魏军王宁华刘飞刘钰张先龙
- 关键词:睾丸淋巴瘤病例睾丸肿大睾丸体积外伤后会阴部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1例膀胱癌患者进行研究,并将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施行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过程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都要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膀胱癌,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宁华董锐袁静刘钰刘飞
- 关键词:腹腔镜开放手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癌
- 荧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荧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5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所使用的膀胱镜的不同分为两组:白光膀胱镜组(n=30),采用白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荧光膀胱镜组(n=27),采用荧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3、6、12及18个月不同时间点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数目、病理分期及病理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膀胱镜组术后3、6、12及18个月不同时间点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白光膀胱镜组(P<0.05)。结论荧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复发率。
- 董锐苏元华王国举王宁华魏军刘飞刘钰汪群锋梁朝朝朱劲松陈志洁戴宇红鲍彤
- 关键词:荧光膀胱镜膀胱肿瘤电切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多药联合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4例女性IC患者,平均年龄(43.4±8.9)岁,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例。A组口服阿米替林、托特罗定;B组除口服A组药物外加用碱化利多卡因联合肝素膀胱灌注治疗,将2%利多卡因15ml+肝素50 000U+5%碳酸氢钠10ml+0.9%氯化钠10ml混合液行膀胱灌注,保留30min,每周两次。观察并对比A、B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每日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疼痛评分,O'Leary-Sant IC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QOL)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A、B两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相同时间段A、B两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A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B两组患者全部接受完治疗,A组中共有3例出现倦怠、2例出现口干,均可耐受;B组中2例出现倦怠,2例灌注后出现轻度肉眼血尿,均自行缓解。结论:阿米替林、托特罗定同时使用是治疗IC合适的口服药物方案,而服药同时早期就进行利多卡因加肝素膀胱灌注的联合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显著提高IC治疗的短期效果,也可以增加远期疗效,而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案。
- 董锐徐肇斌王国举王宁华龙武林刘钰
- 关键词:间质性膀胱炎药物治疗膀胱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