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晚期
  • 2篇化疗
  • 1篇单抗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盐酸
  • 1篇盐酸阿霉素
  • 1篇顺铂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型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联合化疗
  • 1篇联合化疗治疗
  • 1篇联合顺铂

机构

  • 4篇云南省曲靖市...
  • 1篇会泽县第一人...

作者

  • 4篇刘亚玲
  • 1篇刘志明
  • 1篇徐跃文
  • 1篇吴贵贤
  • 1篇崔茂荣
  • 1篇张学刚
  • 1篇高美兰

传媒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厄洛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NSCLC脑转移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分析。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EGFR突变型NSCLC脑转移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脑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洛替尼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ORR和DCR分别为13.33%和63.33%,观察组ORR和DCR分别为56.67%和90.00%,观察组的ORR和DCR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8个月,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6个月,对照组无进展生存率60.00%(18/30),观察组无进展生存率83.33%(25/30),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洛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NSCLC脑转移的临床疗效较高,预后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刘亚玲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老年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老年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RR)分别为43.33%和70.00%,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5.12±0.41)个月和(6.41±0.38)个月。观察组的RR高于对照组, TTP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2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可有效提高老年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刘亚玲
关键词:大肠癌癌症晚期化疗老年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膀胱癌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膀胱癌患者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4例局部晚期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及观察组2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对症与顺铂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死亡率、生存期及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期相比对照组更高,复发率及死亡率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肿瘤直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局部晚期膀胱癌患者术前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扩大手术适应证,对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可在临床中针对该种化疗方案进行推广。
吴贵贤崔茂荣刘亚玲刘俊宁张学刚徐跃文刘志明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吉西他滨顺铂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长春新碱1mg/m2d1,盐酸阿霉素40mg/m2d1,醋酸地塞米松片40mg/d口服第1~4、9~12、17~20、28天为一疗程,连用2周后评价疗。一直到骨髓瘤的M蛋白获最大程度的减少后再用4个周期。阿霉素的累积量不得超过540mg/m2。为避免肾上腺皮质激素过量问题,酯酸地塞米松所给的频度应在临床缓解达到后逐渐减量。结果10例中,CR4例,占40%,PR4例,占40%,SD2例,占20%,PD0例。总有效率(CR+PR)为80%。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等。结论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高、安全性好、副反应少。
刘亚玲高美兰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化学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