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理康复在A型性格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应用被引量:15
- 2000年
- 姜秋红周军李明王翠红何丽萍
- 关键词:心理康复A型性格冠心病心绞痛病人
-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生存质量及依从性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依从性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生存质量评分(89.62±5.33)分及依从性评分(91.25±4.0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8.58±6.12)、(80.26±5.7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促使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提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张秀芬孙慧何丽萍杨傲冰
-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
- 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平均分组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健康行为评分。结果将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健康行为能力评分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能力,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健康行为,临床效果显著,应大范围推广实施。
- 孙慧刘敏何丽萍程晓丹
- 关键词:自我护理能力延续性护理心力衰竭
- 不同体位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术后平卧位,伤口部位放置沙袋6 h,绝对卧床3 d;试验组:术后患者即采取平卧,床头抬高,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角度,术区沙袋压迫6 h,48 h后即可下床活动。比较出血、电极移位、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缓泻剂的例数及平均住院日。结果:两组患者均无电极移位,对照组有1例发生皮下出血,而术后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缓泻剂及平均住院日的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即采取平卧,床头抬高的体位,并未增加出血及电极移位的发生率,却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还缩短了住院日,节约了住院费用,此方法简单且值得临床推广。
- 赵士荣何丽萍孙蕾
- 关键词:体位起搏器
- 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康复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予以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胸闷发作次数、射血分数、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角色限制、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胸闷发作次数(3.07±1.29)次/个月少于对照组的(9.13±1.47)次/个月,射血分数(0.82±0.07)%高于对照组的(0.61±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稳定患者的情绪,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适宜临床应用。
- 张秀芬孙慧何丽萍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
- 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心血管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8.821 9,P=0.000 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332 4,P=0.003 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740 6,P=0.016 6);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00%,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37,P=0.0040)。结论在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 刘敏孙慧何丽萍
- 关键词:心内科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