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璇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叙事
  • 3篇医患
  • 3篇医患关系
  • 2篇医学人类学
  • 2篇人类学
  • 2篇主位
  • 2篇话语
  • 1篇叙事模式
  • 1篇叙事文
  • 1篇叙事文本
  • 1篇医患互动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特征
  • 1篇田野调查
  • 1篇人格
  • 1篇文本
  • 1篇话语策略
  • 1篇话语分析
  • 1篇疾病叙事
  • 1篇病患

机构

  • 4篇兰州大学

作者

  • 4篇赵璇
  • 3篇王建新

传媒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思想战线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医患间两种叙事模式互动与调适机制研究——基于银川X医院的田野调查被引量:6
2017年
近年来,在医学人类学研究领域逐渐兴起"叙事医学"研究,其中"疾病叙事"与"疾痛叙事"是两个重要方向。调查显示,医患间在医疗场域中分别形成了两套叙事模式,医护人员与患者在经过长时段互动后,双方叙事模式也会发生调适或转变。
赵璇
关键词:疾病叙事医患关系
疾痛叙事中的话语策略与人格维护——基于病患主位的医学人类学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在以往医学人类学疾病与医疗研究中,很少采用病患主位的研究视角,患者自身的疾痛叙事及人格维护的话语努力也没有得到重视。设定病患主位视角,就能贴近考察患者疾痛表述及其所蕴含的话语策略,发现其涉及的关键问题是病患者自身人格的恢复及重构。患者的人格维护意识是其自我社会定位及功能评价的基础,也是患者病后重新建构自我、回归社会的精神支柱。医学人类学对改善患者与医护及其他相关人员关系的重要贡献之一,应该是注重从病患主位的视角出发去理解疾病与医疗,使医护、家属及社会关注患者的主体诉求,采取相应对策去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促进治疗效果及患者与周围人员的良性互动。
王建新赵璇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话语策略
交流空间多元化对医患互动促进作用探析被引量:1
2017年
课题组的文献分析及相关医疗机构田野调查事例说明,医患互动是在特定医疗交流空间中得以实现和维持,交流空间的形态和特点对医患互动的形式及内容具有决定性影响。笔者在近期调研中发现,与医疗机构中医患双方面对面对话的传统交流空间并存,以纸质及网络媒体为介质的新兴医患交流空间正在悄然兴起。这些新兴交流空间的存在及完善有利于促进医患交流空间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使医患互动的纵深化及充分程度大幅提高,在提升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的同时也有助于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空间理论与医学人类学的研究视角,本文对这些新兴交流空间的形式、特点、内容及运作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图为医患关系研究开辟新的理解和改善途径。
王建新赵璇
关键词:医患互动医患关系医学人类学
病痛叙事的人文特征及其利用路径探析——医患关系研究前沿报告被引量:7
2020年
叙事医学在医患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推广,业已成为医学人文研究的前沿课题。科研人员在医疗现场参与观察,在对医护及病患人员的深度访谈中采集记录口述信息,将其规范化整理后,形成能反映医患双方内心世界的叙事文本用于相关研究。以往叙事文本的研究,偏重对病患人员所反映情况的收集整理,而对医患双方病痛叙事的人文特征的挖掘分析,可以探索医患互动中话语转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张力以及纠纷形成机制。对病痛叙事的人文特征的全面认识和合理利用,既能促进叙事医学的理论方法在医患关系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也能为相关医疗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对策咨询。究中发挥积极作用,也能为相关医疗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对策咨询。
王建新赵璇
关键词:医患关系叙事文本话语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