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欢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腺癌
  • 3篇甲状腺
  • 3篇甲状腺癌
  • 3篇分化
  • 3篇分化型
  • 3篇分化型甲状腺
  • 3篇分化型甲状腺...
  • 3篇PET/C
  • 3篇PET/CT
  • 2篇预后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复发
  • 2篇脱氧
  • 2篇脱氧葡萄糖
  • 2篇显像
  • 2篇肺癌
  • 2篇复发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预后判定

机构

  • 10篇攀枝花市中心...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作者

  • 10篇王欢
  • 7篇吴捷
  • 5篇王建
  • 4篇徐颖
  • 2篇张蕾
  • 2篇黄成美
  • 2篇吴勇
  • 2篇魏薇
  • 2篇罗秋燕
  • 1篇刘婷婷
  • 1篇李玉峰
  • 1篇王敏
  • 1篇徐晓辉

传媒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FDG-PE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分期判定及预后判定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诊断、分期判定及预后判定中的价值。方法病例来源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甲状腺良恶性疾病患者,均行全身^(18)F-FDG-PET-CT扫描检查,以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8)F-FDG-PET-CT对DTC诊断、分期判定中的效能,并对确诊患者预后进行随访,分析^(18)F-FDG-PET-CT在DTC预后判定中的价值。结果 ^(18)F-FDG-PET-CT诊断DTC的灵敏度为73.08%,特异度为88.89%,准确度为77.14%,阳性预测值为95.00%,阴性预测值为53.33%,Kappa值为0.509,^(18)F-FDG-PET-CT诊断DTC分期的准确性为96.59%;术后随访期间^(131)I-WBS检查则发现,52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远处转移灶均呈阳性,但行^(18)F-FDG-PET-CT检查则呈阴性,有3例患者经医师观察、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变化,但有2例^(131)I-WBS检查为阴性而^(18)F-FDG-PET-CT检查为阳性,1例经^(131)I-WBS检查、^(18)F-FDG-PET-CT检查均为阴性。结论 ^(18)F-FDG-PET-CT在DTC鉴别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不高,但对DTC分期判定和预后判定中有明确价值,在预后判定中结合^(131)I-WBS检查可提高对患者预后的评估效果。
王欢何涛李叔俊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判定
C14吹气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C14吹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C14吹气检测装置,包括外壳体和通气转换组件,通气转换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和气球,外壳体顶端设置有吹嘴,外壳体内腔中部设置有检测片,检...
张理何涛孙江铭吴捷王欢龚发阔徐生洋李叔俊王鹏袁凯刘依霜诸兆美梁昌平王良平王惠李祥玉苏顺兵谢春华刘文锦
一种SPECT弹丸注射床旁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PECT弹丸注射床旁支架,包括支架靠背、注射托盘、头托和治疗巾,所述支架靠背内部结构为抽拉结构,所述支架靠背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表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环内部设置有移动环,所...
徐生洋 刘林 王君政 何涛徐颖 龚发阔吴捷王欢王建 张理 李叔俊 孙江铭 王鹏 袁凯 诸兆美 刘依霜 王良平 王惠 梁昌平 徐娜 苏顺兵 谢春华 焦水平黄成美 卜海燕 彭云 彭娟张蕾 付凌霄魏薇罗秋燕 王翠 邱国院 代诗琼 梁春姝吴勇 胡钰镔
文献传递
一种核医学隔离屏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医学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核医学隔离屏,包括第一铅板,所述第一铅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铅板与第一钢板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铅板与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铅板与第一钢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稳定...
何涛龚发阔李叔俊孙江铭王惠张理王鹏诸兆美袁凯徐生洋罗庆友刘依霜徐颖吴捷王欢王建王良平梁昌平
文献传递
血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361例D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随访期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38)和非复发转移组(n=323)。分析术后血清ps-Tg水平与D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DTC复发转移情况与术后血清ps-Tg水平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s-Tg水平对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性别、年龄、肿物内部微钙化情况患者的血清ps-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位置、肿瘤最大直径、病灶数量、肿物与甲状腺被膜的关系、肿物内部及周边血流患者的血清ps-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转移组患者术后血清ps-Tg水平高于非复发转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术后血清ps-Tg水平较高、肿瘤最大直径≥1 cm、多病灶、肿物与甲状腺被膜边界欠清晰或不清晰、肿物内部及周边血流丰富或较丰富是D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DTC患者术后血清ps-Tg水平预测远期复发转移的最佳截断值为13.60 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743,95%CI为0.555~0.995,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11、0.795。结论术后血清ps-Tg水平异常升高多提示DTC患者临床病理类型不佳,且对患者远期复发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吴捷王欢梁昌平王敏何涛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7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8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空腹收集血清后,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观察两组患者检测水平异常率,对三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的灵敏度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肺癌组107例患者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水平情况。结果 CEA、CA153、CA125肺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灵敏度为86.0%,联合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腺癌CEA升高比较明显,CA125在非小细胞癌升高比较明显。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敏感性好,特异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欢吴捷王建孙江铭刘婷婷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肺癌
PET/CT综合分析法联合密度比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T)综合分析法联合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75例行PET/CT检查的NSCLC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病灶标准化最大摄取值(SUV max)和淋巴结SUV max、淋巴结短径、纵隔血池CT密度值等情况,并计算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的比值。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ET/CT综合分析法联合密度比对诊断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75例患者中,共检出淋巴结377枚,其中良性淋巴结321枚,纵隔淋巴结转移56枚。相比良性淋巴结者,纵隔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短径、病灶SUV max、淋巴结SUV max均明显升高,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明显下降(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PET/CT综合分析法联合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对诊断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92.86%、85.98%、87.00%,明显高于二者单一诊断的效能。结论PET/CT综合分析法联合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对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何涛李玉峰王欢孙江铭姚玉唐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一种骨显像屏闭尿袋铅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显像屏闭尿袋铅盒,包括铅盒本体、放尿导管、调节辊轮和脚架,所述铅盒本体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放尿导管,所述铅盒本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中间转动连接有调节辊轮,所述调节辊轮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
徐生洋 王君政 刘林 何涛徐颖 龚发阔吴捷王欢王建 张理 李叔俊 孙江铭 王鹏 袁凯 诸兆美 刘依霜 王良平 王惠 梁昌平 徐娜 苏顺兵 谢春华 焦水平黄成美 卜海燕 彭云 彭娟张蕾 付凌霄魏薇罗秋燕 王翠 邱国院 代诗琼 梁春姝吴勇 胡钰镔
^(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3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患者病历资料完整,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病灶均根据病理组织检查和临床随访证实。结果83例胃癌术后患者病理组织检查和临床随访证实胃癌术后复发者14例,肿瘤转移者36例,转移病灶共74个。^(18)F-FDG PET/CT检查显示复发病灶SUVmax为(6.15±2.28),较未复发病灶的高(3.88±1.70,P<0.05)。^(18)F-FDG PET/CT诊断胃癌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7.10%,准确度为95.18%。^(18)F-FDG PET/CT检查显示有33例患者出现病灶转移,共70个转移病灶,其诊断胃癌术后腹膜转移的准确度为92.31%,诊断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为92.31%,诊断远处转移的准确度为91.43%。结论^(18)F-FDG PET/CT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监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徐晓辉何涛王欢
关键词:PET/CT胃癌复发
18F-FDG PET/CT在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研究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中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oxyglucose,18 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6月该院的37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选用18 F-FDG PET/CT与131Ⅰ全身显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复发转移病灶类型、复发转移状况与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8 F-FDG PET/CT与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8 F-FDG PET/CT与131Ⅰ全身显像在甲状腺癌患者检查诊断中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式在不同转移部位具有不同的优势。18F-FDG PET/CT检查显示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平均水平明显高于18F-FDG PET/CT检查显示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 F-FDG PET/CT阳性结果敏感性与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诊断中18F-FDG PET/CT的应用效果显著,具备131Ⅰ全身显影功能,且诊断敏感性与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可为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何涛吴捷王建王欢徐生洋孙江铭龚发阔李叔俊徐颖
关键词: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