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凯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李惠利医院麻醉科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肝脏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七氟烷
  • 2篇七氟烷预处理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缺血再灌注损...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2篇分切
  • 2篇氟烷
  • 2篇肝脏部分切除
  • 2篇肝脏部分切除...
  • 2篇肝脏缺血
  • 2篇肝脏缺血再灌...
  • 2篇肝脏缺血再灌...
  • 2篇部分切除

机构

  • 2篇宁波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3篇胡礼宏
  • 3篇张凯
  • 2篇陆才德
  • 2篇韩新生
  • 2篇徐霞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七氟烷预处理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行肝叶切除手术息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麻醉组(A组)和七氟烷预处理组(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于肝门阻断前吸入2%的七氟烷30min,洗脱15min。于术前(T0)、手术结束(T1)、术后1(T2)、3(T3)、5(T4)和7d(T5)等时点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1、IL-10。记录阻断次数、阻断时间、切除肝叶重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不良事件。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AST、ALT、MDA、TNF—α、IL-1水平均明显升高,A组AST和ALT水平在T2-T5时点,MDA、TNF—α和IL-1在T1-T5时点均明显高于B组(均P〈0.05),B组AST和ALT水平于T5时点恢复正常;B组SOD水平于术后明显升高(P〈0.05),A组各时点SOD水平变化不明显,A组血清SOD和IL-10水平于T1、T2、T3、T4和T5等时点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阻断次数、阻断时间、切除肝叶重量、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七氟烷预处理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IL-1激活和释放,促进IL-10的激活和释放,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来达到的。
胡礼宏徐霞张凯韩新生陆才德
关键词:七氟烷肝叶切除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七氟烷预处理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行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并于肝门阻断前吸入2%的七氟烷30min,洗脱15min。于术前(T_0)、手术结束(T_1)、24h(T_2),术后3天(T_3)、5天(T_4)、7天(T_5)各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6、IL-10,记录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血清AST、ALT、MDA、TNF-α和IL-6浓度于术后明显升高,观察组AST、ALT和MDA在T_2、T_3、T_4和T_5等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在T_1、T_2、T_3和T_4等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OD和IL-10浓度于术后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观察组血清SOD和IL-10浓度于T_1、T_2、T_3、T_4和T_5等时间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预处理能减轻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IL-6激活和释放,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促进IL-10的激活和释放来达到的。
胡礼宏徐霞张凯韩新生陆才德
关键词:七氟烷预处理肝脏部分切除术缺血再灌注损伤
帕瑞昔布钠联合罗哌卡因皮下持续浸润在肝脏部分切除术后镇痛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罗哌卡因皮下持续浸润在肝脏部分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90例择期行开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罗哌卡因组(R组)、联合镇痛组(U组)。观察三组患者苏醒拔管后即刻、术后2 h、6 h、12 h、24 h和48 h静息、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哌替啶用量,观察镇痛满意度。结果 U组T_0、T_1、T_2、T_3、T_4、T_5的静息VAS评分和运动VAS明显低于P组和R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P组和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6、2.04、2.12、2.01、2.25、2.58、2.17、2.05、2.15、2.11、2.29、2.61;1.77、2.04、1.95、1.93、2.28、2.33、1.78、2.03、2.01、1.96、2.34、2.35;3.26、2.37、2.30、2.35、2.01、2.34、3.30、2.41、2.28、2.41、2.25、2.41,P均〈0.05)。P组和R组间T_0、T_1、T_2、T_3、T_4、T_5静息和运动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3、0.15、0.14、0.13、0.18、0.17、0.18、0.20、0.19、0.21、0.20、0.18、0.22、0.15、0.14、0.16、0.18、0.19,P均〉0.05)。U组的嗜睡发生率和追加哌替啶用量明显低于P组和R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P组和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32、3.26、10.76、12.27,t=2.31、2.52,P均〈0.05)。P组和R组之间的嗜睡发生率、追加镇痛药哌替啶用量和镇痛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11、0.07,t=0.08,P均〉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罗哌卡因皮下持续浸润应用于开腹肝脏部分切除术可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用帕瑞昔布钠或罗哌卡因,不良反应少。
张凯胡礼宏
关键词:镇痛肝脏部分切除术罗哌卡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