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聪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关系。方法选取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病变的患者204例作为冠脉慢血流组,其中单支冠脉慢血流156例,多支冠脉慢血流48例;随机抽取同期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血流正常的其他疾病住院治疗患者18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情况;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冠脉慢血流组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冠脉慢血流合并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校正的TIMI帧数(CTFC)。结果 39.22%的冠脉慢血流患者发生OSA,高于对照组的21.74%(P<0.05)。多支冠状动脉慢血流组患者AHI显著高于单支冠脉慢血流组(P<0.05),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PO_2)低于单支冠脉慢血流组(P<0.05)。冠脉慢血流合并重度OSA组的MPV及CTFC显著高于冠脉慢血流合并轻中度OSA组患者(P<0.05)。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容易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且出现慢血流的冠状动脉支数越多,患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状越严重,冠脉慢血流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情可能与MPV及CTFC有关。
- 江文龙李卫国陈思聪陈丽玲廖颖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冠状动脉慢血流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血小板平均体积
- DK-Crush与Culotte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对比研究
- 目的:研究DK-Crush和Culotte两种术式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所有患者按最初手术的术式分组。入选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行DK-Crush患者45例,2009...
- 陈思聪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和非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和非CTO病变对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置入1年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并分析ISR的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置入SES并于1年后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57例,根据冠状动脉置入支架前有无完全闭塞和闭塞时间≥3个月分为CTO组80例和非CTO组2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变量与ISR的相关性.结果 CTO组患者的年龄[(59.7±9.2)岁比(63.0±9.6)岁,P=0.007]、射血分数[(56.3±11.2)%比(61.3±10.6)%,P=0.000]、非顺应性球囊高压后扩张所占比例[12例(15.0%)比73例(26.4%),P=0.036]均显著低于非CTO组,ISR发生率显著高于非CTO组[18例(22.5%)比36例(13.0%),P =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支架置入后非顺应性球囊高压后扩张是患者支架置入1年后ISR的保护因素(OR0.345,95% CI0.136~0.874,P=0.015).结论 CTO病变较非CTO病变可能增加支架置入1年后的ISR发生率,支架置入后非顺应性球囊高压后扩张是患者支架置入1年后ISR的保护因素.
- 李甘杨陈思聪方勇
- 关键词: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支架内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