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菲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针
  • 2篇电针干预
  • 2篇干预
  • 1篇蛋白
  • 1篇定喘
  • 1篇定喘穴
  • 1篇针药
  • 1篇针药结合
  • 1篇针药结合治疗
  • 1篇痛阈
  • 1篇全景式
  • 1篇记忆
  • 1篇角叉菜
  • 1篇角叉菜胶
  • 1篇喉源性
  • 1篇喉源性咳嗽
  • 1篇ACC
  • 1篇CPA
  • 1篇差异蛋白

机构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李菲
  • 1篇邵晓梅
  • 1篇方剑乔
  • 1篇孙晶
  • 1篇何晓芬
  • 1篇毛群燕
  • 1篇刘伯宇

传媒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频率电针干预疼痛效应的时间特征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角叉菜胶诱导疼痛模型大鼠的首发痛、再发痛和痛记忆的调节作用,检测不同时间阶段的大鼠痛阈、厌恶情绪和情景记忆,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多维度的镇痛效应,筛选治疗疼痛模型大鼠的优势电针频率。方法将98只健康雄性...
李菲
关键词:电针痛阈CPA
文献传递
痛记忆模型大鼠ACC脑区蛋白质组学研究及电针干预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痛记忆模型大鼠ACC脑区差异蛋白,并进一步筛选与电针干预痛记忆可能相关的差异蛋白,为电针干预痛记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通过二次角叉菜胶足跖注射建立痛记忆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电针组于首次注射后5h、1~5d进行电针治疗。模型组与空白组仅作与电针组相同的束缚处理。分别检测3组大鼠造模前,首次注射后4h、5d和二次注射后4h、72h的机械痛阈。二次注射后第3天,大鼠处死后取ACC脑组织。以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双向电泳后经不同波长光激发扫描得到不同样品的蛋白质组图谱,经ImageMaster2D6.0软件进行分析后,筛选相差在1.5倍以上的蛋白作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进行质谱鉴定。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二次未注射角叉菜胶足跖痛阈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二次未注射角叉菜胶足跖痛阈显著上升(P<0.05)。2)经蛋白质组学分析共筛选出18个差异蛋白质。其中模型组有明显差异者有11个,4个表达呈现下调,分别为微管蛋白α-1A链、DAB2相互作用蛋白、NADH脱氢酶的辅酶黄素蛋白2、转凝蛋白-3;7个表达呈现上调,分别为微管蛋白β-3链、肌动蛋白1、磷酸甘油酸激酶1、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蛋白、肌动蛋白2、细胞色素c氧化酶6A1亚基、泛素40S核糖体蛋白S27a。与空白组比较,电针组有明显差异者有15个,3个表达呈现下调,分别为微管蛋白α-1C链、RhoGDP解离抑制因子、NADH脱氢酶的辅酶黄素蛋白2;12个表达呈现上调,分别为微管蛋白β-2A链、微管蛋白β-3链、肌动蛋白1、乌头酸水合酶、丙酮酸激酶同工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磷酸甘油酸激酶1、Ras相关Rab-19蛋白、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蛋白、肌动�
徐立雷孙晶李菲何俏颖何晓芬沈醉刘伯宇方剑乔邵晓梅
关键词:电针差异蛋白角叉菜胶全景式
王伟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喉源性咳嗽经验总结被引量:4
2014年
喉源性咳嗽是指喉间作痒则咳,不痒不咳,无痰或少痰,甚则咳引胸痛的一类疾病。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愈发严重,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也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该病发生率的增高,呼吸科门诊喉源性咳嗽患者所占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该病多按呼吸道感染来治疗,多数疗效不尽如人意。所以民间有"干咳少痰,要好很难"的说法。
李菲毛群燕王伟
关键词:喉源性咳嗽定喘穴针药结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