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艳杰

作品数:51 被引量:226H指数:8
供职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威海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0篇疗效
  • 8篇急救
  • 8篇放疗
  • 7篇中毒
  • 6篇救治
  • 5篇调强
  • 5篇重症
  • 5篇晚期
  • 5篇疗效观察
  • 4篇调强放疗
  • 4篇心肌
  • 4篇自救互救
  • 4篇临床疗效
  • 4篇互救
  • 4篇高压氧
  • 4篇宫颈
  • 4篇宫颈癌
  • 3篇大众
  • 3篇心肺
  • 3篇心肺复苏

机构

  • 23篇威海市立医院
  • 16篇承德市中心医...
  • 10篇鸡西市人民医...
  • 5篇承德市第五医...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空军总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大连大学附属...
  • 4篇湘潭市第一人...
  • 4篇德阳市人民医...
  • 4篇泸州市人民医...
  • 4篇三峡大学仁和...
  • 4篇解放军第五医...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北京京煤集团...
  • 4篇江苏盛泽医院
  • 3篇承德医学院
  • 3篇黑龙江省医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9篇郑艳杰
  • 14篇宋冀
  • 8篇王海霞
  • 7篇齐曼
  • 5篇普建荣
  • 5篇王立志
  • 5篇庞丽
  • 4篇陈彦
  • 4篇宁波
  • 4篇胡艳娟
  • 4篇陈大庆
  • 4篇何忠杰
  • 4篇姚卫海
  • 4篇姜伟
  • 4篇何春来
  • 4篇宋榕
  • 3篇张志成
  • 3篇王海龙
  • 3篇赵秋菊
  • 3篇孙怀志

传媒

  • 5篇黑龙江医学
  • 3篇河北医学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卫生应急...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1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1999
  • 1篇1998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16城市大众救护现状横断面调查
目的 探讨中国不同地区群众的救护水平和意识的现状.方法 2014年10月10日中国急救日白金十分钟活动,自主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采用两样本或多个样本独立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
何忠杰姚卫海张志成宁波何春来陈彦路晓光朱正姚建宋榕李新志胡艳娟阮小莲刘永庆李文峰姜伟郑艳杰王永春陈大庆姚健蒋崇慧李志辉谷向民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临床观察被引量:4
1998年
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脑梗塞共108例,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并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此药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缺血区血流,减轻心脏负荷,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该药能增加每博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博指数及心脏指数。本组资料还显示:葛根素能使血液粘稠度降低,改善脑缺血区域的微循环。
杨克华郑艳杰刘风鸣
关键词:葛根素注射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肌缺血脑梗塞
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7月收治急性左心衰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入院前接受院前急救;对照组入院前未接受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征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收治急性左心衰患者之前,实施院前急救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升救治成功率。
庞丽郑艳杰高军丽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随着交通意外、突发灾难及安全性事故发生的逐年增多,伤者往往会发生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如何最大限度地救治伤者以提高生存率,这是现如今骨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已逐渐发展,DCO的目的是控制患者的原发损伤,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相较传统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二次打击和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的恢复。本文从DCO理念的形成、DCO的理论依据、DCO的适应证、DCO的实施步骤和最佳时机、DCO技术在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以及DCO应用前景展望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杨兆平郑艳杰于泓郭燕庆杨德武
关键词:骨折严重多发伤
不同软化水温对放疗用热塑体膜软化时长及收缩性的影响
2020年
将肿瘤患者放疗时用于体位固定的热塑体膜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进行软化。观察热塑体膜在不同温度区间内软化至适用(透明)状态所需的时长,并测量计算其在不同水温条件下软化后进行拉伸塑型的收缩长度,寻求最佳软化条件,减小其在体位固定时产生的误差。方法:将恒温水箱的温度在54-74℃之间设置7组(54-56℃、57-59℃、60-62℃、63-65℃、66-68℃、69-71℃、72-74℃),分别记录热塑体膜在各温度区间内软化至相同适用状态所需的时长,筛选出用时较短的温度分组。将热塑体膜浸泡于各组温度区间的恒温水箱内,然后进行平面拉伸及在人体仿真模型上的立体拉伸,计算其在冷却塑型过程中的回缩距离,以探究收缩规律。结果:60-62℃、63-65℃、66-68℃、69-71℃、72-74℃组的热塑体膜软化时长较短,能应用于临床工作。两组拉伸试验中,热塑体膜的回缩距离在20min内约呈线性增加,20min后的回缩速度逐渐减慢,30min后几乎无回缩。进行平面拉伸时,与其水温条件相比,热塑体膜在66-68℃温度区间内的回缩距离较小,且p<0.05。在人体仿真模型上进行立体拉伸测量时,热塑体膜在X、Y轴方向有较明显的回缩,Z轴方向回缩不明显,但三组数值均在66-68℃温度区间内最小。结论:(1)水温高于60℃时,热塑体膜的软化效率较高。(2)热塑体膜在冷却塑型过程中,前20min的回缩范围较大,故在进行体位固定时,塑型时间不应少于20min。(3)软化温度会对热塑体膜的回缩距离产生影响,66-68℃为最佳软化温度。
刘冰郑艳杰代俊利宋冀
关键词:放疗
威海市农村地区应急救治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威海市农村地区急诊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为建立健全本地区农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1—6月对威海市部分周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结果共调查18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医生60名,护士132名;其中副高以上的医生5名,占8.33%,副高以上的护士2名,占1.52%。其中18家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院)中共有救护车12辆,13家医院没有呼吸机,6家医院没有体外除颤仪,所有医院急诊科均没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结论威海市农村地区急救医疗资源配置相对落后,急救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薄弱,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足,必须及时加以改进。
孙怀志郑艳杰王海霞
关键词:应急救治
长托宁与阿托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采用长托宁进行救治并观察临床疗效,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托宁和阿托品进行救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资料,对两组患者的用药次数、阿托品化或长托宁化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胆碱酯酶(Ch E)活性恢复70%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总有效率、病死率等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阿托品组治疗有效率为92.47%(221/239),病死率为3.77%(9/239),并发症发生率为27.20%(65/239);长托宁组治疗有效率为96.59%(283/293),病死率为1.02%(3/293),并发症发生率为6.48%(19/293);长托宁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阿托品组(χ~2=4.477,P<0.05),死亡率低于阿托品组(χ~2=4.489,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阿托品组(χ~2=42.468,P<0.05)。与阿托品组比较,长托宁组的用药次数少,长托宁化时间、胆碱酯酶(Ch E)活性恢复70%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可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临床疗效显著。
郑艳杰左彩凤鲁永花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长托宁阿托品
“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部分地区大众急救现状横断面调查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地区群众急救水平和急救意识的差异。方法 2014年10月10日中国急救日"白金十分钟"活动,自主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全国16个城市的问卷1580份,其中有效问卷1422份。参与调查者年龄14~83(40.2±19.4)岁;男483人,女703人,其中64.7%(767人)听说过急救"白金十分钟"。有57.8%的群众认为"白金十分钟"应由大众自己进行现场急救。52.0%的大众遇到紧急情况会呼叫急救系统;83.8%的群众没有处置过家人意外伤病的救治过程;仅有53.2%的群众主动学习过互救知识;接受知识的方法有电视学习、学校培训、报纸学习、课外培训和其他方法等;家人遇到紧急意外的伤病,27.2%的群众认为自己能力有限;现场意外伤病,30.4%的群众选择在有人呼叫时参与。中部、东北、沿海、西北地区得分分别为80、70、60、50分(P〈0.05)。男性、女性得分分别为70、80分(P〈0.05)。21~40岁、〈20岁、41~60岁、〉60岁得分分别为90、80、70、50分(P〈0.05)。进行过自救互救学习或培训的得分(90分)高于未培训者(70分,P〈0.05)。听说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71分)高于没听说过者(63分,P〈0.05)。自救和"白金十分钟"培训都学过的得分(77分)最高,没学过自救,学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69分)次之,学过自救,没学过"白金十分钟"者得分(67分)较低;两者均未学过者得分(64分)最低(P〈0.01)。88.2%的人觉得此项培训很实用,20.2%的人认为能独立教会别人急救,5.0%的人认为只能教心肺复苏,83.2%的人认为这种科普培训非常必要。结论普及大众急救知识和意识,提高大众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对构建自救互救体系、战场救护体系、平战结合的战创伤救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何忠杰姚卫海张志成宁波何春来陈彦路晓光朱正姚建宋榕李新志胡艳娟阮小莲刘永庆李文峰姜伟郑艳杰王永春陈大庆蒋崇慧
关键词:急救白金十分钟问卷调查
早期表现为T波改变肺栓塞2例报道被引量:1
2015年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原因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1],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目前有增加趋势,现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海霞郑艳杰
关键词:肺栓塞心电描记术超声心动描记术休克血栓溶解疗法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112例需行气管切开术的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应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技术治疗为治疗组,行开放性气管切开术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
郑艳杰王海霞苍红英
关键词:急危重症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临床疗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