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友斌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州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衰竭
  • 1篇水肿
  • 1篇尿量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中西医结合治...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病房
  • 1篇谵妄
  • 1篇西医
  • 1篇西医结合治疗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术
  • 1篇黄芪汤

机构

  • 3篇泰州市中医院

作者

  • 3篇胡友斌
  • 1篇薛珲
  • 1篇王卫平
  • 1篇李书清
  • 1篇陈春梅
  • 1篇曹军

传媒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影响的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利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前后其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并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其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介入术后4 h的血浆C反应蛋白值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5 d血浆C反应蛋白值明显低于术后4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地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C反应蛋白值的升高,但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未显著增加临床疗效。
胡友斌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冠心病C反应蛋白中西医结合
重症监护病房谵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入住我院ICU的5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糖尿病史、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缺氧、电解质紊乱、睡眠障碍、使用硝普钠、使用咪唑安定、感染、心律失常情况(心房纤颤、恶性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射血分数(EF)<40%、急性心血管事件、心脏介入治疗、机械通气等与ICU谵妄临床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谵妄组患者年龄、有无糖尿病史、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缺氧、电解质紊乱、睡眠障碍、使用咪唑安定、感染、EF<40%、急性心血管事件、心脏介入及机械通气与无谵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缺氧、电解质紊乱、睡眠障碍、使用咪唑安定、感染、机械通气是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患者发生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缺氧、电解质紊乱、睡眠障碍、使用咪唑安定、感染、机械通气时,应该多观察患者,早期行谵妄的筛查,及时诊治,减少ICU患者谵妄的发生率。
薛珲胡友斌李书清陈春梅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谵妄
防己黄芪汤治疗心力衰竭所致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治疗心力衰竭所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所致水肿患者16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利尿剂联合中药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24 h尿量、心功能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观察组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98%,高于对照组的75.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96,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61%,低于对照组的10.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致水肿患者心功能,增加24 h尿量,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曹军张永光徐璐薇王卫平胡友斌吴宁宁徐亚明侯雨蒙
关键词:心力衰竭水肿防己黄芪汤心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