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静 作品数:22 被引量:22 H指数:2 供职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OBE理念融入课程思政构建基础医学总论的效果初探 被引量:9 2024年 基于社会需求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为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融入课程思政构建基础医学总论提供了基础。基础医学总论是内蒙古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师教改班开设的第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具有学时多,教学内容多且不系统,课程难度大的特性。以线上和线下教学平台为载体,基于OBE理念融入课程思政以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国家培养能肩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职责的医学人才,使医学生既具有精湛的医技,还具有“敬畏生命、仁爱至善、坚韧尚行”的医者精神。基于OBE理念融入课程思政构建基础医学总论,克服了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增强了教学效果,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生。本研究可为今后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李雅静 张楠 耿世佳 马丽杰 张星光 张子英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2024年 胃食管反流病是以反酸、烧心为主的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常用治疗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但具有诸多不良反应,包括药物长期服用药效下降、造成心理疾病等。近年来,中医药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在理论、实验以及临床研究方面均已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从共识/指南、临床研究、机制研究与系统评价4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进行系统总结,发现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西药不良反应,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修复食管上皮屏障、降低食管内脏超敏反应以及增强食管连接处抗反流屏障等机制发挥作用。 王新宇 王彤 郑泽轶 李雅静 严长宏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玉屏风颗粒调节IgA肾病模型小鼠Thl/Th2平衡的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玉屏风颗粒治疗Ig A肾病(Ig AN)的作用机制,并根据网络药理学结果以Th1/Th2失衡为切入点,对Ig AN模型小鼠进行机制验证。方法:网络药理学部分,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玉屏风颗粒... 李雅静关键词:玉屏风颗粒 IGAN TH1/TH2 TGF-Β1 疫情防控背景下医学教育线上线下教学实践与分析 2022年 通过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级中医卓越班基础医学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开展的独立线上教学和承接的线下教学摸索,最终探索出一套颇受学生认可的线上线下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希望能为今后医学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 张晓蕊 李乐慧 耿世佳 崔珈衔 李雅静关键词:线上教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医学教育 混合式教学 基于显微数码互动混合线上线下的组织学实验教学实践 被引量:1 2023年 探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混合线上线下教学在护理班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发现显微数码互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提高组织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理论成绩及专业素养的提高,是符合医学生培养需求的教学新模式。 秦海霞 韩菲 李雅静 尉茜关键词: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组织学实验教学 17β-雌二醇对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β-防御素-2(SBD-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体外培养的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内抗菌肽SBD-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E2添加剂量设10-6mol/L组、10-7mol/L组、10-8mol/L组、10-9mol/L组和10-10mol/L组,各组细胞于加药后2、6、12、24及48 h,分别采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E2对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内SBD-2 m RNA表达量的影响,同时设相应的对照组。[结果]以剂量为10-8mol/L的E2处理输卵管上皮细胞6 h后,其SBD-2的表达量达到极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剂量为10-10mol/L的E2处理输卵管上皮细胞24 h和48 h后,也能显著促进SBD-2的表达(P<0.01,P<0.05),之后随着各时间段E2剂量的增加,SBD-2 m RNA的表达量呈逐渐降低趋势。[结论]一定剂量的E2能够在处理细胞后的特定时间促进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SBD-2 m RNA的表达,E2对输卵管上皮细胞SBD-2 m RNA表达的调节作用存在时间效应与剂量依赖关系。 包图雅 纳仁高娃 白萨日娜 李雅静 杨燕燕关键词:17Β-雌二醇 绵羊 输卵管上皮细胞 MRNA表达量 虚拟实验室在医学形态学课程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教育创新模式的发展和不断改革更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传统的医学形态学课程的授课在发展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虚拟实验室的出现可模拟不同知识情景,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它打破了传统医学教育理念、丰富了医学教学内容、... 李雅静 王丽石 包图雅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玉屏风颗粒调节IgA肾病模型小鼠Th1/Th2平衡的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玉屏风颗粒治疗IgA肾病(IgAN)的作用机制,并根据网络药理学结果以Th1/Th2失衡为切入点,对IgAN模型小鼠进行机制验证。方法:网络药理学部分,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玉屏风颗粒有效成... 李雅静关键词:IGA肾病 玉屏风颗粒 TH1/TH2细胞 网络药理学 蒙古马盲肠中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为研究蒙古马耐粗饲料的优良特点,试验以蒙古马盲肠内容物为研究对象,旨在筛选、分离出高效的蒙古马源纤维素分解菌株,并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酶学特性分析。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平板法和摇瓶发酵法分离菌株并鉴定菌株类型。最后,通过测定纤维素酶活力分析菌株在不同pH、温度、碳源和氮源条件下的酶学特性。研究从蒙古马盲肠内容物中分离筛选到具有较高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解淀粉芽孢杆菌H3(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3)。菌株H3分泌纤维素酶的最适p H为4.8,在p H 3.0~8.0范围内,其酶活力相对稳定;在温度为65℃,酶活力最高,当温度为40~50℃时,该酶活力维持在80%左右,稳定性强。此外,H3发酵所需的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2%的蛋白胨+酵母粉复合物(1:1),它具有相对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有深入开发的潜力。 李雅静 李雅静 宋海燕 苏少锋 陶金山 张建强 芒来 赵一萍关键词:纤维素分解菌 盲肠 纤维素酶 酶学特性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索严长宏教授核心处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严长宏教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核心处方的分子机制和作用靶点,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严长宏教授2022年底于包头市方舱医院的诊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数据,构建疾病数据库,使用数据挖掘得出治疗核心处方。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靶点以及潜在通路,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核心处方药物的有效成分以及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疗效药靶(TDD)数据库获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靶点;取交集靶点后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导入Cytoscape 3.7.1软件中,运用Network analyzer插件得到核心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对关键成分与靶点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162个核心处方的有效成分,其中槲皮素、豆甾醇、山柰酚、谷甾醇、汉黄芩素等是关联度值最高的化合物。获得73个交集靶点,其中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RELA癌基因(RELA Proto-Oncogene,RELA)、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等为关联成分最多的靶点基因。GO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处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通路有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以及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处方中的槲皮素、汉黄芩素、山柰酚等与多个关键的核心靶点通过氢键结合。结论:研究初步阐释了严长宏教授的核心处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药物、多通路、多信号� 王新宇 王彤 李雅静 严长宏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