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冬梅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功
  • 2篇运动功能障碍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当归
  • 1篇当归四逆
  • 1篇当归四逆汤
  • 1篇当归四逆汤治...
  • 1篇电项针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方法
  • 1篇针疗
  • 1篇针疗法
  • 1篇治疗脑梗死
  • 1篇神经病变
  • 1篇神经麻痹
  • 1篇四逆

机构

  • 4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4篇朱冬梅
  • 2篇房显辉
  • 2篇周鹏

传媒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新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头针刺激量与改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朱冬梅
关键词:脑梗死患者头针治疗运动功能障碍气至而有效针刺方法
温针治疗中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中重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温针治疗,对照组应用电针疏密波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可引起局部组织代谢加强、血管扩张,从而有利于神经恢复。
房显辉周鹏朱冬梅
关键词:温针疗法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瘫
电项针加头针丛刺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30例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头针(丛刺法)、项针(完骨穴、风池穴)结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针针刺、头针针刺及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丛刺、电项针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临床疗效为指标,综合评定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及脑血流改善情况。结果:疗后两组患者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83.33%,对照组愈显率为7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无明显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检测仪检测患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组、对照组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快(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项针结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确切,并可以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液供应。
朱冬梅
关键词:电项针脑梗死丛刺法
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μg肌肉注射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观察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MCV、SC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MCV、胫神经SCV、腓总神经SCV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房显辉周鹏朱冬梅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疗法当归四逆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