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锡柳

作品数:5 被引量:11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近视
  • 3篇角膜
  • 3篇飞秒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激光
  • 2篇飞秒激光
  • 2篇LASIK术
  • 2篇LASIK术...
  • 1篇眼前节
  • 1篇眼前节分析仪
  • 1篇原位
  • 1篇症状
  • 1篇散光
  • 1篇散射
  • 1篇散射光
  • 1篇生物力学
  • 1篇手术前
  • 1篇手术前后
  • 1篇术前

机构

  • 2篇天津市眼科医...
  • 2篇南昌市第一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鲍锡柳
  • 3篇王雁
  • 2篇左彤
  • 2篇廖晓捷
  • 1篇汤欣
  • 1篇金颖
  • 1篇李晶
  • 1篇王璐
  • 1篇耿维莉
  • 1篇魏升升
  • 1篇刘洋辰
  • 1篇杨晓艳

传媒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FS-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变化与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FS-LASIK的双眼近视患者35例,年龄18~30岁,术前等校球镜-5.72±2.05,散光0^-3.00D D,最佳矫正视力≥1.0,将近视患者分成-1.00D^-5.75D中低度近视、≧-6.00D高度近视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w、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进行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灵敏度、调节近点、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受试者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同一时间不同组别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屈光组正相对性调节、调节灵敏度、调节近点术后1w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恢复,1个月升至术前水平,3个月稳定甚至高于术前水平;不同屈光组手术前后各时期负相对调节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FS-LASIK术后1w,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较术前明显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减轻,术后1个月时较术后1周明显减轻,3个月与术前无差异。FS-LASIK术后患者近距离工作时调节需求增加,视觉质量下降近距离工作疲劳与术后调节状态改变有关。
廖晓捷鲍锡柳
关键词:近视疲劳症状
飞秒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手术前后散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近年来新兴的屈光手术方式,其术后的视觉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散射光是一项评价视觉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不同屈光手术前后散射光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研究飞秒LASIK手术后散射光的变化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飞秒LASIK手术前后散射光的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飞秒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55例109眼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和6个月应用C—Quant散射光计量仪测量的散射光计量值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各时间点散射光计量值变化与术前年龄、等效球镜度、瞳孔大小和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关系,分析术后各时间点散射光计量值变化与残余角膜植床厚度(RBT)、RBT/CCT、切削深度、切削比、设定瓣厚度、角膜瓣直径、蒂宽、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飞秒LASIK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和6个月测得的散射光计量值分别为0.90_+0.19、1.10-+0.19、1.02_+0.18、0.96±0.16和0.94±0.15,各时间点间所测散射光计量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99,P=0.000),术后1周的散射光计量值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2,P=0.017),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术眼的散射光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9,P=0.437),术前和术后6个月散射光计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7,P=0.062)。术前散射光计量值与年龄、等效球镜度、瞳孔大小和CCT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散射光计量值变化与切削深度均呈负相关(r=0.226、-0.228、-0.241,P〈O.05),与切削比均呈负相关(,=-0.149、-0.219、-0.255,P〈0.05)。结论飞�
刘洋辰王雁李晶左彤王璐鲍锡柳魏升升
关键词: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散射光
三种方法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对比研究
2015年
随机选择2014年7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飞秒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数(FS-LASIK)的患者120例232眼,对其在术前分别用美国PACHETTE2 DGH-550超声角膜测厚仪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Corvis ST 3种仪器进行中央角膜厚度测量(CCT).Pentacam测量CCT的平均值最小,超声角膜测厚仪其次,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最大.无论男女Pentacam测量CCT的值比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都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ntacam测量CCT的值比超声角膜测厚仪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廖晓捷鲍锡柳
关键词:中央角膜厚度超声角膜测厚仪
飞秒激光与机械刀制瓣LASIK术后高阶像差特征性变化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应用飞秒激光和微型角膜板层刀对中高度近视散光患者行LASIK手术,对比研究术后高阶像差的特征性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中高度近视散光患者103例,其中54例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手术,49例行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SBK)手术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测量全眼波阵面像差。应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FS—LASIK组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及与SBK组术后的比较。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总高阶及其它高阶像差均较手术前明显增加,尤其以球样像差(c40、C60)和彗样像差(c3^-1、c3^1)变化明显,且FS—LASIK组较对照组增加量较少。其中FS-LASIK组变化量分别为(3.4、3.7倍),(16、15倍),(0.4、1倍),(10.8、14.8倍);SBK组分别为(2.5、2.7倍),(25.5、26.5倍),(1.8、1倍),(8.4、14.7倍)(P均〈0.05)。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LASIK能有效矫正近视及散光,同时也诱导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加,但与传统机械刀制瓣LASIK相比增加量较少,对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较小。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差异变得不明显。
鲍锡柳王雁杨晓艳
关键词:近视飞秒激光高阶像差LASIK
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早期临床研究被引量:88
2013年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稳定性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方法前瞻性研究。对人选的50例(88只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常规术前检查及围手术期处理,均施行飞秒激光SMILE手术。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随诊,复查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电脑验光、显然验光和检影、眼压及角膜地形图等。失吸眼、有不透明气泡层的眼与其余眼各参数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术后不同随访时间预矫等效球镜度数(SE)与实际矫正度数之间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SMILE手术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1.0以上UCVA,均达到术前BCVA,残余等效球镜度数为(-0.11±0.29)D,散光度数仅为(0.01±0.33)D。术后患者的实际sE与预矫SE呈线性关系(R2=0.943,P〈0.05)。手术过程中3例(3只眼,3.4%)患者发生失吸,14例(26只眼,29.5%)患者发生不透明气泡层(OBL)。术后无BCVA下降。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发生率低,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角膜愈合良好。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5.03±2.92)、(12.974-3.12)、(13.33±2.34)mmHg(1mmHg=0.133kPa),较术前相比,1个月时眼压略有降低(t=6.238,P〈0.05),3个月时无明显变化(t=0.053,P〉0.05)。结论SMILE手术用于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及稳定性,但需扩大样本量及延长随访时间远期观察。
王雁鲍锡柳汤欣左彤耿维莉金颖
关键词:近视散光飞秒角膜基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