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民
- 作品数:2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道手术后肺坏死
- 1997年
- 食道手术后肺坏死吴华民食道手术后肺坏死比较少见,我们分别于1987年和1991年诊治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5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月余,胃镜病理报告为食道下端贲门癌,全麻下左开胸探查,发现肿瘤与胸主动脉、膈肌有粘连,在分离粘连时误伤...
- 吴华民
- 关键词:食道手术
- 肝外伤201例诊治体会
- 1998年
- 本文总结21年来手术治疗肝外伤201例,重点讨论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和止血方法。体会到外伤性肝破裂一旦确诊,应尽早剖腹探查,依据受伤部位及程度,病人的当时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同时要注意合并伤的发现和处理。
- 吴华民
- 关键词:肝破裂肝损伤
-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经皮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0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皮介入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①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3d、1个月、1年,患儿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术前增高(P均<0.05),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术后1个月、1年,左室短袖缩短率(FS)较术前降低(P均<0.05)。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3d、1个月、1年,患儿LVEDD、SV、CO、LVEF、FS均较术前增高(P均<0.05);术后1个月、1年,LA、LVESD均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3d,LA、LVESD较术前增高(P>0.05)。③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术后3d、1个月、1年,LA、LVEDD、LVESD、SV、CO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术后1年LVEF、FS均较术前降低(P<0.05)。④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术后3d、1个月、1年,SV、CO均较术前增高(P均<0.05);术后3d,LVEDD、LVEF均较术前增高(P均<0.05);FS术后3d、1个月较术前增高(P<0.05)。224例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6%。结论根据患儿疾病分类选择合适的经皮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儿左心功能及心脏血流动力学,且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
- 张羽张栋褚银平冯旭琴卫雷高奇英吴华民
- 关键词:经皮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 老年贲门癌食道癌手术前后处理
- 1997年
- 吴华民房平承
- 关键词:老年人贲门癌手术前食管癌
- 微创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52例分析
- 2002年
- 吴华民王念祖王恩玉
-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微创手术小切口
- 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治疗改进
- 1996年
- 食管、胃胸内吻合瘘死亡率高达50%以上,自1987年以后,我们对此种瘘的治疗作了些改进,和传统的治疗方法对照,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87~1992年共施行食管、胃吻合术161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最轻者48岁,最大者74岁。食道、责门癌158例,食道外伤1例,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出现吻合口瘘13例,发生率8%。颈部瘘4例,胸腔瘘9例。
- 吴华民
- 关键词:胸内吻合口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胸腔感染抗生素溶液胃吻合
- 胆源性胰腺炎50例治疗体会
- 2001年
- 房平承吴华民
-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手术
- 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评价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提高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补片修补腹股沟疝136例。结果:136例患者无一例复发,随访率100%(1~2年)。结论:补片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手术操作简便、迅速、安全,且修补无张力,不易损伤局部神经等重要组织,术后无明显牵扯痛,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朱俊荣吴华民
- 关键词: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
- 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治疗体会被引量:1
- 1996年
- 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治疗体会吴华民自1987年9月~1992年6月共施行食管胃吻合术161例,发生吻合口瘘13例,发生率8.0%。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48~74岁。颈部瘘4例,均经换药或加空肠造瘘治愈。胸腔瘘9例,其中5例常规行胸腔...
- 吴华民
- 关键词:食管外科手术食管胃吻合吻合口瘘
- 结核性心包炎致肺动脉狭窄1例
- 2002年
- 吴华民崔少鹏张羽王恩玉
- 关键词:结核性心包炎并发症肺动脉瓣狭窄病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