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倩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知识图
  • 2篇知识图谱
  • 2篇教育
  • 2篇课程
  • 2篇课程改革
  • 1篇新社会
  • 1篇学力
  • 1篇学业
  • 1篇学业质量
  • 1篇学业质量标准
  • 1篇农村
  • 1篇农村留守
  • 1篇农村留守儿童
  • 1篇农村留守儿童...
  • 1篇农村社区
  • 1篇中小学教育
  • 1篇中小学教育信...
  • 1篇组件
  • 1篇小学教育
  • 1篇冷思考

机构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马倩
  • 4篇徐洁
  • 1篇陶夏

传媒

  • 2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新课程研究(...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教师教育论坛
  • 1篇教师教育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近二十年来民族教育研究状况的计量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民族教育研究的1368篇文章的计量分析,发现近二十年来,我国对民族教育研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发文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发文单位和期刊的分布出现相对集中与高度分散并存的现象;发文作者分布分散;研究热点广泛;更侧重理论研究;学科类别涉及广泛等。未来研究方向应集中在体系研究、实证研究、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与反思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等领域。
马倩
关键词:民族教育知识图谱跨文化
核心素养“热”背后的冷思考被引量:2
2016年
核心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生成的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核心能力与品质。当前,核心素养之所以在我国教育领域备受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学力比较引发的竞争驱动、经济与科技发展传达的教育诉求以及核心素养对于指引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几个方面。但是,目前来看,核心素养并不非常完美,它在理论内涵与实践操作层面存在诸多让人生疑之处,具体包括核心素养与一般素养界限模糊,核心素养难以进行科学测评,以及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过高。为了有效突破这一困境,需要明晰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与核心理念,优化核心素养的评价方法,强化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
徐洁马倩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业质量标准
我国核心素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基于2013-2016年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核心素养对于指引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国内核心素养研究的演进路线与研究前沿,以中国知网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网络分析工具绘制了国内核心素养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以直观的形式呈示了近四年来我国核心素养研究的基本状况,包括历年文献数量变迁、研究单位的分布与合作、研究作者及其合作、关键词分布以及期刊分布等知识图谱。基于研究分析与研究结论,建议组建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科研群体,鼓励相关期刊开设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研究专题,在立足本土实情的基础上加大对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的引介。
徐洁马倩
关键词:课程改革知识图谱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状况透视——基于2005~2015年CNKI文献的共词分析
2016年
为了解当前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基本现状与热点状况,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对近十年来关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共词分析,总结出当前对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体研究、实现手段研究和实现形式研究等3个领域。基于以上分析和结论,未来国内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应把握如下几个方面:建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整体评估体系、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研究。
马倩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共词分析
美国规制校园欺凌的三维体系及其组件被引量:14
2016年
当前我国的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亟需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制与遏制。美国规范校园欺凌事件的法律机制已经相当完善,且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美国从国家、州到学校都拥有结构完整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保障。鉴于美国关于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我国治理校园欺凌亟需明确校园欺凌的法律定义、制定反校园欺凌的法律体系、完善学校有关校园欺凌的规定。
马倩徐洁陶夏
关键词:规制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2
2017年
建立完善的教育关爱服务体系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一体系的建设要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为引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价值导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着眼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实困境,需要几个方面的协同努力,即坚持政府的全局引领作用、释放学校的教育关爱活力、发挥农村社区的教育服务功能以及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徐洁马倩宫慧娜
关键词:农村社区留守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