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稳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肌肉功能恢复中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5年
- 背景: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使其收缩,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方法。已被证实能用于治疗受损肌肉,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保持肌肉蛋白合成。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肌肉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其参数选择及临床评价存在争议。目的:从临床应用评价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肌力康复的效果。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Pub 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不同电刺激对前交叉韧带术后肌力恢复的文章,英文检索词"ACL,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中文检索词"前交叉韧带,神经肌肉电刺激"。共检索到92篇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保留30篇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与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提高肌力、增加运动范围、减轻水肿、减缓萎缩、促进组织愈合以及缓解疼痛,对肌肉酶活性也能产生积极影响,亦可提高患者等速肌力。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后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辅助肌力康复的参数设置差异较大,需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戴文敏丁杰周稳徐琳琳李方祥
- 关键词:神经肌肉电刺激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的骨性定位标记
- 2015年
-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及其前内束(AM束)和后外束(PL束)与其骨性定位标记(胫骨内侧髁间棘、over-the-back缘以及胫骨平台前后缘)的距离。方法:分别测量18个膝关节(左膝关节10个,右膝关节8个)ACL中点、AM束中点和PL束中点与三个解剖标记的距离,并比较左、右膝关节有无差异。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人完成。结果:ACL束中点与胫骨内侧髁间棘和over-the-back缘的距离分别为9.94±2.84 mm和15.06±3.93 mm;AM束中点与二者的距离分别为7.50±2.45 mm和16.83±2.94 mm;PL束与二者的距离分别为11.39±2.25 mm和14.94±4.11 mm。左、右膝关节的AM束和PL束中点距离over-the-back缘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L中点位于胫骨平台前后缘的40.18%±3.08%处。结论:胫骨内侧髁间棘和over-the-back缘术中易于定位,可以作为ACL重建时的骨性定位标记,但左、右膝关节有差异。
- 丁杰陈根周稳徐琳琳贺忱周敬滨高奉李方祥
- 关键词:ACL胫骨止点
- 微型骨锚联合改良缝合法治疗掌板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探讨微型骨锚联合改良缝合法治疗掌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5例掌板损伤患者,采用微型骨锚和改良缝合联合法手术治疗。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术后8周、12周的拇指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4.19%(146/155);患者手术均Ⅰ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94%(3/155);患者术后8周、12周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结论微型骨锚联合改良缝合法治疗掌板损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促进患者损伤愈合,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
- 姚真姚翰林周稳
- 关键词:微型骨锚改良缝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