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珍
- 作品数:53 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分析近视眼黄斑区微血管变化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研究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的变化及其与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患者45例(90眼)纳入研究,其中低度近视及正视眼组15例(30眼)作为对照组,中度近视组15例(30眼)、高度近视组15例(30眼)。采集黄斑区微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通过自动分层获得视网膜表层和深层血管图。选取以黄斑中心凹(fovea)为中心直径1 mm圆和3 mm旁中心(parafovea)圆环内血管密度进行分析。结果:Fovea处表层微血管密度和深层微血管密度均与眼轴呈正相关(r=0.51、0.52,P<0.05)。Parafovea处表层微血管密度与眼轴呈负相关(r=-0.34,P=0.01),其深层微血管密度与眼轴无相关性(r=-0.03,P=0.79)。Fovea处表层微血管密度和深层微血管密度均与fovea处视网膜内五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85、0.82,P<0.05)。Parafovea处表层微血管密度和深层微血管密度均与parafovea处视网膜内五层厚度无相关性(r=0.16、0.07,P>0.05)。结论:随着眼轴的增加和视网膜厚度的增加,fovea处视网膜微血管密度会随之增加,而在parafovea区域,表层视网膜微血管密度会随着眼轴的增加而减少,但与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并无相关性。临床上在应用血管成像技术时应考虑近视眼本身对黄斑区微血管的影响。
- 冯立淼杨叶胡亮方海珍杨小玲陈浩
- 关键词:黄斑
- 正常人眼外肌厚度的标准化A超测量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建立标准化A超测量正常人眼外肌厚度的正常值范围。方法使用标准化的A/B型超声仪,采用标准化A超联合B超的方法测量107例214眼的眼外肌厚度。结果测得正常人内直肌厚度为(4.34±0.29)mm,外直肌为(4.07±0.32)mm,上直肌为(4.36±0.26)mm,下直肌为(4.02±0.28)mm,双侧对应眼外肌之间以及与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眼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标准化A超测得正常人眼外肌厚度的范围为3.98~4.40mm,对于以眼外肌病变为主的眶内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 方海珍李乐平
- 关键词:A超B超
- 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眼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T)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Zeiss-Humphrey光相干断层成像仪(OCT)测量近视眼67例(106只眼)的黄斑中心凹中心,中心凹和旁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T。应用IOLMaster测量仪测量被检眼的眼轴长度,并对眼轴长度与近视眼视网膜的厚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近视眼中心凹最小RT(150.90±22.10)μm。颞侧旁中心凹区视网膜最薄。近视眼黄斑旁中心凹各区域平均厚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中心凹最小RT、中心凹平均RT与眼轴长度无相关。结论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旁中心凹视网膜变薄,中心凹的最小RT及中心凹区的平均RT没有变化。
- 沈一刘晓玲方海珍
- 关键词:光相干断层扫描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前节结构及眼轴长度的对比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发病常有先后之别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5月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2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4例。使用超生生物显微镜(UBM)和IOL—master测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服患者双眼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A超测角膜厚度、晶体厚度,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曲率,比较先发病眼与对侧眼之间有无差异。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UBM前房深度值为(1.78±0.25)mm,对侧眼(1.86±0.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1);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UBM值为(2.02±0.30)mm,对侧眼为(2.05±0.2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IOL—master前房深度值为(2.36±0.19)mm,对侧眼(2.38±0.26)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值为(2.54±0.30)mm,对侧眼为(2.57±0.2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IOL—master测量的眼轴长度值为(22.42±0.88)mm,对侧眼(22.47±1.0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值为(22.62±1.07)mm,对侧眼为(22.61±1.1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3,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A超测得角膜厚度值为(563±41.21)mm,对侧眼(552±26.7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6,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值为(558±38.25)mm,对侧眼为(555±28.2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4,P〉0.0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先发病眼A超测得晶体厚度值为(4.91±0.37)mm,对侧眼(4.84±0.31)mm,差异无显著性(t=1�
- 王玉宏王树林颜文滔方海珍方爱武张金顺
-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深度角膜厚度晶体厚度眼轴长度
- 标准化A超联合B超诊断脉络膜血管瘤和脉络膜黑色素瘤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探讨标准化A超和B超联合诊断脉络膜血管瘤和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价值。方法:使用标准化A超联合B超诊断5例脉络膜血管瘤和4例脉络膜黑色素瘤。结果:脉络膜血管瘤标准化A超表现为病变内反射波较高,结构规则,声衰减不明显,B超示眼后极部孤立性占位病变,内回声强而均匀。脉络膜黑色素瘤标准化A超表现为病变内反射较低,声衰减明显,B超示限内半圆形或蘑菇形实性隆起,可见脉络膜凹陷现象。结论:标准化A超对脉络膜血管瘤和脉络膜黑色素瘤可提供如病变内部结构、内反射、声衰减等诊断信息,B超对病变的形状、定位更有价值。标准化A超鉴别肿瘤的性质要优于B超,并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比 较性的优点。标准化A超联合B超可对脉络膜血管瘤和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起到较好效果。
- 方海珍
- 关键词: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黑色素瘤B超
- 高度近视眼黄斑部不同区域神经上皮厚度的定量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黄斑部不同区域的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屈光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高度近视眼患者78例,按屈光度不同分为A(-6.0^-9.0 D)、B(-9.1^-15.0 D)、C(>-15.0 D)三组。采用Huphery-300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部9个不同分区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并分析各区域神经上皮层厚度与屈光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组A2~A6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分别为(244.31±24.46)mm、(224.73±27.45)mm、(236.08±27.71)mm、(236.15±34.10)mm与(219.88±20.42)mm,与A、B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01),其余各区组间差别不明显;A2~A6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与近视屈光度明显相关,r分别为0.387、0.462、0.315、0.403、0.326,经统计学检验发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黄斑部神经上皮损害随近视屈光度不断增高而呈区域选择性萎缩变薄,OCT将为追踪观察此种损害提供理想方法。
- 颜文韬吴文灿瞿佳王勤美李文生方海珍
- 关键词:近视黄斑屈光
- 广角激光检眼镜对视网膜脱离的评价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利用免散瞳广角激光检眼镜(全景200检眼镜)获取眼图像,评价单独通过全景200眼底图像对视网膜脱离作出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利用全景200广角激光检眼镜获取眼底图像,观察其与临床医师散瞳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是否相符,眼底情况包括视网膜脱离范围、有无裂孔和(或)增生,并对不符合的病例作出分析。结果分析用广角激光检眼镜获取的71例视网膜脱离患者75只眼的眼底图像,其中3例3只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单纯视网膜脱离者13例16只眼(伴视网膜囊肿1例1只眼),伴裂孔者43例43只眼,伴视网膜前或视网膜下增生者14例15只眼(4只眼同时伴有裂孔)。与临床医师散瞳检查结果符合的有53例56只眼,不符合18例19只眼,不符合者主要表现为全景200图像对周边小裂孔的遗漏。16例手术后复查者与临床记录均符合。结论全景200广角激光检眼镜具有免散瞳、快速、大范围眼底视野等优点,可保存客观记录,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视网膜脱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方海珍王勤美沈丽君颜文韬陈彬李乐平
- 关键词:检眼镜检查
-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RTVue OCT检测的RNFL与视野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 颜文韬吴文灿李乐平方海珍涂云海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后黄斑下积液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经不同复位术式后黄斑下积液发生情况。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手术治疗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的新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6例(67只眼)。按复位术式分为玻璃体切除术组和巩膜扣带术组;巩膜扣带术中因封孔方式不同和放液与否相应分为冷凝组与光凝组、放液组与不放液组。术后1个月均常规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了解黄斑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玻璃体切除术组和巩膜扣带术组中,黄斑下积液发生率分别为21.7%和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6,P〈0.05)。在巩膜扣带术中,冷凝组与光凝组、放液组与不放液组中的黄斑下积液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91,1.588;均P〉0.05);但黄斑未脱离眼与脱离眼的黄斑下积液发生率(21.1%,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37,P〈0.01)。黄斑下积液眼与未积液眼术后1个月视力提高2行以上的百分比相近(80.8%,80.1%),两者的术前及术后LogMA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62,P=0.688)。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巩膜扣带术。在巩膜扣带术中,光凝与冷凝、放液与否等手术操作差异对黄斑下积液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黄斑脱离眼中黄斑下积液发生率较高。
- 沈丽君葛丽娜汪朝阳赵振全方海珍瞿佳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巩膜扣带术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前房深度与眼轴长度的对比
- 目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发病常有先后之别,那么这种差别是否与双眼前房深度或眼轴长度的差异所致呢?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5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2例,男29例,女
- 王玉宏王树林方海珍方爱武张金顺颜文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