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
-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低氧诱导长链非编码核内小RNA宿主基因14促进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的机制
- 2022年
-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的长链非编码核内小RNA宿主基因14(long non-coding 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4,lncRNA SNHG14)在胶质瘤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根据不同处理将实验分为常氧组、低氧组、对照组(NC组)和TMZ组,利用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胶质瘤细胞SNB19和U251中lncRNA SNHG14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的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SNHG14表达水平与低氧和TMZ处理的关系。利用siRNA干扰胶质瘤细胞中lncRNA SNHG14表达,将转染后的胶质瘤细胞分为si-对照组(si-NC组)和si-SNHG14组,利用real-time PCR检测干扰效率,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MZ敏感性调控关键因子MGMT的表达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此外,增设常氧组和低氧组,应用MTT法检测不同TMZ浓度梯度下各组胶质瘤的细胞活性,分析lncRNA SNHG14对胶质瘤TMZ敏感性的影响。利用在线工具针对性地预测与lncRNA SNHG14和MGMT结合的miRNAs。应用realtime PCR观察不同环境下si-NC组、si-SNHG14组、常氧组和低氧组miR-143的丰度变化。利用miR-143拟似剂(mimics)和抑制剂(inhibitor)改变胶质瘤细胞中miR-143水平,将实验设置为NC inhibitor组、miR-143 inhibitor组、NC mimics组和miR-143 mimics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干扰效率,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GMT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43对MGMT水平的影响。对NC inhibitor组、miR-143 inhibitor组、NC mimics组和miR-143 mimics组进行不同干预,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观察lncRNA SNHG14和MGMT荧光素酶的活性变化,验证lncRNA SNHG14、miR-143和MGMT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最后,设置NC组和lncRNA SNHG14过表达组,通过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检测各组中miR-143和MGMT的丰度变化,分析lncRNA SNHG14、miR-143和MGMT间的竞争结合关系。结果: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可以促进胶质瘤细胞中lncRNA SNHG14表达;与NC组相
- 赵海婷孟莉廖新斌刘燚莫鑫龚梦麒廖艺玮
- 关键词:胶质瘤低氧替莫唑胺耐药
- 表达Brg/Brm相关因子53a的脑胶质瘤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
- 2019年
-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Brg/Brm相关因子53a(Brg/Brm associated factor 53a,BAF53a)表达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特征。方法: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将121例脑胶质瘤患者分为BAF53a高表达组(n=79)和低表达组(n=42),分析病灶位置、数目、边界、最大直径、周围水肿、中线结构移位、均质性、囊变坏死、出血、强化程度、室管膜强化、软脑膜强化、深部白质受侵、肿瘤跨越中线共14项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灶边界、病灶水肿程度、病灶强化程度、深部白质受侵在BAF53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MRI中显示的肿瘤边界、周围水肿程度、强化程度以及深部白质受侵情况有助于判断脑胶质瘤BAF53a的基因状态。
- 孟莉王小宜何琼琼关婷婷韩再德邢妩
- 关键词:胶质瘤磁共振
- Dyke-Davidoff-Masson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伴急性交叉性小脑失联络一例被引量:1
- 2024年
- 病例资料患者,男,31岁,因发作性抽搐20余年,抽搐发作9小时入院。20余年前患者首次出现强直性阵挛发作,于入院前9小时再发抽搐,发作时双上肢阵挛性抽搐、双下肢强直阵挛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每次持续4~5 min,发作间隔意识未恢复至基线水平。查体部分合作,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1级。颅脑MRI检查:入院前5个月常规颅脑MRI平扫示右侧大脑半球萎缩并同侧颅骨骨质不均匀增厚及鼻窦过度通气,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 余红林钱森孟莉
-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
- 磁共振3D-SPACE序列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在垂体大腺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ilp angle evolutions,3D-SPACE)序列结合不同图像融合技术获得的图像对垂体大腺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43例术后证实为垂体大腺瘤患者的MRI资料,包括常规MRI平扫+增强、3D-SPACE T2WI和3D-SPACE T1WI+C(增强)的影像资料。3D-SPACE T2WI/3D-SPACE T1WI+C序列分别采用正相+正相、反相+正相、正相+反相、反相+反相以及正相伪彩+正相、正相+正相伪彩6种组合方式融合,由两名放射科高年资主治医生采用半定量方法对不同组合方式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及比较,得到最佳融合模式;并根据肿瘤对视交叉、动眼神经、海绵窦血管的侵袭程度,按照三级评分制对MRI平扫+增强(常规MRI增强组),3DSPACE T2WI,3D-SPACE T1WI+C及2种3D-SPACE序列融合(融合组)的图像进行评估,以术中观察结果为金标准,采用Fisher概率确切法比较4组图像显示垂体大腺瘤对周围组织侵袭程度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结果显示6种图像融合模式中,以3D-SPACE T1WI+C正相伪彩与3D-SPACE T2WI正相融合图像质量最优(P<0.05)。比较肿瘤对动眼神经侵袭程度I,II,III级关系一致性时,MRI增强组、3D-SPACE T1WI+C组、3DSPACE T2WI组、融合组4组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肿瘤对视交叉侵袭程度I级关系一致性时,4组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侵袭程度II,III级关系一致性时,融合组图像与3D-SPACE T2W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常规MRI增强组(均P<0.01)和3D-SPACE T1WI+C组(均P<0.05);比较肿瘤对海绵窦血管侵袭程度I,III级关系一致性时,4组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侵袭程度II级关系一致性时,融合组图像与3D-SPACE T1WI+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常�
- 聂吉林孟莉李臻琰周高峰
- 关键词:图像融合磁共振成像垂体大腺瘤
- 利用T_1加权DCE-MRI技术对脑胶质瘤分级被引量:9
- 2010年
- 应用T1加权动态对比度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对脑胶质瘤进行术前分级,验证其用于脑胶质瘤分级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对26例脑胶质瘤患者团注Gd-DTPA对比剂后,以1.5TSiemens Syngo MRI扫描仪采集DCE T1加权图像。首先基于改进的Tofts两室药物动力学模型,从采集到的动态组图像建立病灶区感兴趣区内的平均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然后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该曲线进行拟合,获取定量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初始增强率ER、回流速率常数Kep、排泄速率常数Kel、曲线下面积AUC、峰值高度PH、到达峰值的时间TTP,最后与临床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建立这些定量参数与脑胶质瘤分级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任意两个分级之间各定量参数的统计学差异,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标准。ER、AUC和PH随着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由低到高地增加;低级别脑胶质瘤中的Ⅰ与Ⅱ级之间以及高级别中的Ⅲ与Ⅳ级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ER、AUC和PH的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低级别与高级别级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仅参数E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是术前准确界定脑胶质瘤低级别与高级别的最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参数,其界定阈值约为0.68。
- 邓振生张娜孟莉王小宜廖伟华HOU BL
- 关键词:脑胶质瘤
- LBL/TBL双轨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索LBL/TBL双轨教学模式在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中的价值。方法:9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传统LBL教学模式组和LBL/TBL双轨教学模式组分别进行影像学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采取LBL/TBL双轨教学模式的学生的阅片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以及对授课模式的认可均明显高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p<0.05)。结论:LBL/TBL双轨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值得推广。
- 孟莉王小宜刘进康欧丽红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 1例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结节性硬化症并多学科讨论被引量:1
- 2022年
- 报告1例以面部血管纤维瘤为首发症状的结节性硬化症病例并进行多学科讨论。患者为年轻女性,以皮肤美容为目的就诊于皮肤科。完善辅助检查后发现该患者全身多器官受累,其中包括巨大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压迫肝脏。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结节性硬化症多学科团队会诊后,给予患者口服依维莫司治疗,并定期随访。皮肤科医师需要关注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全身各器官受累的情况,以早期治疗内脏病变,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学科协作对该病进行终身的疾病管理是提高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邓思涵施为蔡燚唐勇军刘卫平尹乒陈晨孟莉董慧茜黄俊栋刘煜
-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血管纤维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合成磁共振序列在轻度膝骨性关节炎磁共振扫描图像质量评价及弛豫定量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合成磁共振(MAGiC)序列在轻度膝骨性关节炎(KOA)磁共振扫描图像质量评价及弛豫定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的20例轻度KOA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共80只膝关节。磁共振图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序列T_(1)WI、T_(2)WI、PDWI、PDWI-FS及MAGiC序列。MAGIC序列图像导入后处理软件获得分解后的T_(1)WI、T_(2)WI、PDWI、PDWI-STIR图像及T_(1)、T_(2)、PD弛豫定量图谱。比较常规序列和MAGiC分解序列的图像质量及两组图像的软骨损伤检出率,同时在MAGiC序列弛豫定量图上测量对照组及轻度KOA组软骨的T_(1)值、T_(2)值、PD值。结果常规序列组与MAGiC序列分解组T_(1)WI、T_(2)WI、PDWI图像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序列组PDWI-FS图像质量优于MAGiC序列分解组PDWI-STIR(P<0.05)。常规序列组与MAGiC序列分解组轻度KOA患者软骨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KOA组T_(1)值、T_(2)值和P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AGiC序列分解结构图可有效检出轻度KOA患者的软骨损伤,其多参数弛豫定量可对KOA软骨损伤程度进行量化,对于早期KOA患者的诊断和病程进展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卢镱孟莉吴鑫鑫龚远金聂吉林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 DCE-MRI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动脉输入函数选择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 :评价从不同动脉获取的动脉输入函数(Artery input function,AIF)对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准确估算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Ⅰ~Ⅳ级胶质瘤患者的DCE-MRI图像,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和药代动力学双室模型计算与肿瘤分级相关的定量参数体积转移常数(K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空间容积分数(Ve);分析和比较分别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测得AIF计算的定量参数用于脑胶质瘤分级的准确性。结果:基于PCA测得的AIF计算的Ktrans和Ve值显著高于基于ACA和MCA测得的AIF计算的Ktrans和Ve值(P<0.05);基于ACA、MCA和PCA测得的AIF计算的Ktrans和Ve值均可区别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P<0.05);基于ACA及MCA测得的AIF计算的Ktrans值可用于区分Ⅱ级和Ⅲ级脑胶质瘤(P<0.05)。结论:基于ACA、MCA和PCA测得AIF计算的定量参数Ktrans和Ve值均可用于脑胶质瘤分级诊断,基于MCA可作为获取AIF的最佳选择。
- 陈惠枚孟莉王小宜张娜梁久平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 基于T_(1)WI增强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胶质母细胞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基于T_(1)WI增强图像采用六种不同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预测胶质母细胞瘤(GBM)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模型,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病理证实的GBM 57例和PCNSL 4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应用ITK-SNAP软件在术前T1WI增强图像手动逐层勾画瘤体感兴趣区(ROI)。基于慧医汇影放射组学Radcloud平台进行ROI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并采用方差阈值法(阈值>0.9)、单变量特征选择法(P<0.01)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进行特征降维,筛选出的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极致梯度提升、逻辑回归(LR)、线性判别分析(LDA)、随机森林、K近邻等6种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使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6种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模型之间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共提取1 688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降维及筛选后保留显著特征(5折交叉验证、每组分别25、10、31、17、14个特征)构建预测模型,6种模型中LDA、LR模型诊断效能最佳,在5折交叉验证集中LDA、LR模型平均AUC分别为0.965、0.958,准确度为87.8%、89.6%,敏感度为86.0%、86.0%,特异度为89.4%、93.0%。6种模型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_(1)WI增强图像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预测GBM与PCNSL且准确率较高,其中LDA、LR模型诊断效能最佳。
- 林钱森余红潘美娟陈杰云孟莉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