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云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激活
  • 1篇疫水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上皮
  • 1篇上皮-间质转...
  • 1篇上皮间质
  • 1篇上皮间质转化
  • 1篇受体
  • 1篇受体3
  • 1篇女性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组织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维吾尔族
  • 1篇维吾尔族妇女
  • 1篇腺癌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杨云
  • 1篇武贵臻
  • 1篇茹明芳
  • 1篇盛磊
  • 1篇迪丽米娜·伊...
  • 1篇焦娟
  • 1篇徐丽秀

传媒

  • 1篇癌变.畸变....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的免疫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利用新疆特有的病例资源,评估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者的免疫水平,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癌50例、癌前病变(CINⅢ)患者20例及对照组(正常或慢性宫颈炎患者)18例的外周血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2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组IL-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宫颈癌组中,IL-10的表达水平随肿瘤分期逐渐升高(P<0.05);对照组中汉族与维吾尔族人群血浆中IL-2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癌组中维吾尔族患者血浆IL-2表达水平较汉族患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水平低下,体内发生免疫抑制,提示这可能是宫颈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IL-2可能在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盛磊茹明芳武贵臻杨云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水平
未绝经女性乳腺癌与血清淀粉样A1(SAA1)表达调控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拟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和组织标本进行蛋白质水平筛查分析,明确乳腺癌发生及绝经后与SAA1(血清淀粉样A1)蛋白质表达调控的关系,为建立乳腺癌早期预警及临床治疗疗效评估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共85例,其中绝经后患者29例,未绝经患者36例,正常对照2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组织标本共80例,其中肿瘤组织56例,正常对照24例.选择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外周血标本进行定量分析,明确绝经后和未绝经女性乳腺癌发生与体内SAA1血浆水平变化的关系;提取组织RNA,选择SAA1编码序列特异性PCR引物,通过定量RT-PCR分析,明确乳腺癌组织病变与细胞内SAA1转录表达调控的关系.结果 从乳腺癌患者体内血浆水平上分析,未绝经女性乳腺癌患者体内SAA1蛋白质含量明显上升,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绝经后乳腺癌与正常对照无差异(P﹥0.05);在乳腺癌组织水平上,乳腺癌发生伴有肿瘤组织内SAA1转录表达水平上升,与正常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受信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采用ELISA或定量RT-PCR方法检测SAA1表达水平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 乳腺癌发生伴有体内SAA1表达调控异常,在绝经后和未绝经女性肿瘤患者有显著差异,可能与肿瘤组织内SAA1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存在内在联系,此为进一步揭示乳腺癌发病机制、 早期预警和临床治疗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迪拉热·力迪甫迪丽米娜·伊拉木热孜亚·肉孜阿洪杨云古扎力努 尔买提沙阿来依·买提卡比力Abulizi Abudula
关键词:绝经后乳腺癌外周血肿瘤组织
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蛋白酶激活受体3(Par3)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极性蛋白Par3与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神经性钙黏蛋白(N-cadherin)、转录因子Smad1、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和正常宫颈石蜡包埋组织标本18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Par3与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in、Smad1及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Par3、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in、Smad1及vimentin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CSCC组织中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正常宫颈组织中Par3、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in、Smad1及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4%、53.7%、19.5%、53.7%、22.0%、26.8%。在CIN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31.3%、34.3%、9.3%、56.3%、43.8%。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2%、6.8%、77.6%、8.6%、76.7%、87.1%。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Par3、E-cadherin、β-catenin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N-cadherin、Smad1及vimentin表达显著上调(P<0.05)。Par3及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in、Smad1蛋白的表达均与宫颈癌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Vimentin的表达则仅与浸润性宫颈癌组织分级、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宫颈癌组织中Par3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上皮间充质转变的过程。
杨云焦娟徐丽秀阿仙姑.哈斯木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关键词:宫颈癌PAR3上皮间质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