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尤川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凋亡
  • 3篇肿瘤
  • 3篇肠癌
  • 2篇上皮
  • 2篇失巢凋亡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间质
  • 2篇癌细胞
  • 2篇PI3K/A...
  • 2篇肠癌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丝氨酸...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拟态

机构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云南省曲靖市...

作者

  • 5篇肖尤川
  • 4篇李云峰
  • 3篇杨之斌
  • 2篇程先硕
  • 2篇黄尤光
  • 1篇殷正丰
  • 1篇夏翠锋
  • 1篇李强
  • 1篇孔祥琳
  • 1篇张洪涛
  • 1篇余昆
  • 1篇李富荣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Tie2通过阻抑血管生成拟态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Tie2(soluble Tie 2,sTie2)对结肠癌HCT116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ascular mimicry,VM)形成、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BLAST49-hsTie2及对照质粒pBLAST49通过脂质体转染至HCT116细胞,分别形成hsTie2-HCT116细胞和Ctrl-HCT116细胞。通过3D模型培养、SRB法、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法分别检测HCT116细胞的VM形成、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T116细胞中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pBLAST49-hsTie2重组质粒成功转染至结肠癌HCT116细胞。与Ctrl-HCT116细胞相比,hsTie2-HCT116细胞中VM的形成[(0.75±0.45)vs(7.50±0.52)个/视野,P<0.01]及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1.23±0.08)vs(1.73±0.02),P<0.05]显著降低;细胞增殖率也显著降低[(32.57±4.57)%vs(88.24±21.94)%,P<0.01];细胞迁移能力[(0.37±0.07)vs(0.80±0.03)mm,P<0.01]及侵袭能力[(57.25±3.17)vs(127.25±6.25)个/视野,P<0.01]均显著减弱。结论:sTie2通过阻抑VM形成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望成为既抗血管生成又抗VM形成的双靶向治疗结肠癌的药物。
孔祥琳程先硕李富荣肖尤川杨之斌黄尤光夏翠锋余昆李云峰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
抗失巢凋亡结肠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2016年
目的 :建立抵抗失巢凋亡的结肠癌细胞系,并分析其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通过贴壁-悬浮交替培养的方法筛选出抗失巢凋亡的结肠癌SW480细胞(命名为SW480-R),采用FCM法鉴定失巢条件下细胞凋亡的改变,然后应用MTT法、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最后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过5次悬浮-贴壁培养后,建立抗失巢凋亡细胞株SW480-R。悬浮培养48和72 h后,SW480-R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低于SW480细胞(P<0.05,P<0.01)。贴壁培养12、24和48 h后,SW480-R细胞的增殖活性均低于SW480细胞(P值均<0.05)。SW480-R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高于SW480细胞(P值均<0.05)。SW480-R细胞中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表达下调,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表达水平上调(P值均<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抗失巢凋亡细胞株SW480-R。与亲本细胞SW480相比,SW480-R细胞的增殖速度减慢,而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其机制可能与EMT调控有关。
杨之斌张洪涛李强肖尤川李云峰程先硕黄尤光
关键词:结肠肿瘤失巢凋亡上皮-间质转化
TOPK参与CXCL8诱导结直肠癌细胞抵抗失巢凋亡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
[研究背景和目的] 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或转移灶进入血液系统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CTCs的发现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一直被看作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进入血...
肖尤川
关键词:结直肠癌细胞CXCL8PI3K/AKTERK1/2
文献传递
TOPK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TOPK是一个新近发现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在生理情况下,TOPK仅表达于睾丸和胸腺中,与机体生殖细胞的成熟和免疫细胞激活有关。近年来研究显示,TOPK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不仅调控着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并且参与了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过程。关于TOPK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正日益被人们关注,其特异性阻断剂也已被应用于肿瘤学研究中。
肖尤川李云峰殷正丰
关键词:肿瘤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轴在肿瘤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3年
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肿瘤耐药、侵袭、迁移、发生远处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细胞因子及其激活的信号通路均参与细胞的EMT。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细胞发生EMT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讨论PI3K/AKT途径在对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的调控及其与其他信号通路协同诱发EMT过程中的作用,并对PI3K/AKT抑制剂在肿瘤治疗的研究进行回顾。
肖尤川李云峰杨之斌
关键词:PI3KAKT上皮间质转化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