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杰 作品数:9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处方点评对改进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处方点评对改进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第一、二季度医院门诊3 719张(第一季度1 600张、第二季度2 119张)抗菌药物处方,比较其两季度不合理使用率差异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2018年第一、二季度门诊开具抗菌药物处方3 719张中,主要来自肺科、皮肤性病科、急诊科和职业病科,其中动物咬伤科、脂肪肝科和传科的处方不合理率较高;第二季度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低于第一季度,其中无感染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有所下降,选药不合理的比例上升,新出现了抗菌药物处方的疾病诊断不规范及其联合用药的不合理情况。结论: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的原因可能与临床用药无感染指征或医师对抗感染治疗的适应证知识匮乏有关,医院行政部门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知识培训,宣讲疾病与药疗知识,开展院内讲座,从而遏制或避免不合理处方的发生。 董雁 王海燕 姚杰 周峰 闵奇萍关键词:处方点评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个体化方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十年数据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个体化方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MTCT)的阻断效果。方法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和产科根据HBsAg阳性孕妇的HBeAg状态和HBV DNA水平,对国内肝病指南推荐的免疫阻断方案进行了优化和细化,形成了个体化免疫阻断方案。本研究收集2009年9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分娩的所有HBsAg阳性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其8~12月龄婴儿的HBV血清学标志物(观察组),均采用个体化方案进行MTCT阻断。同时,收集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于昆山市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婴儿相应的临床和随访资料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国内肝病指南推荐的免疫阻断方案。结果观察组共有2702例孕妇入组,分娩健康新生儿2717例(含15例双胎)。其中2345例新生儿(含12例双胎)接受了联合免疫治疗方案(方案1和方案2)进行阻断;369例孕妇采用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方案(方案3),分娩新生儿372例(含3例双胎)。对照组共2616例HBsAg阳性孕妇入组,分娩健康新生儿2620例(含4例双胎),均接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进行阻断。观察组共19例婴儿HBsAg阳性,均为HBeAg阳性孕妇所产婴儿。其母亲HBV DNA载量均>5log10IU/ml,其中>7log10IU/ml的孕妇占84.21%(16/19)。观察组总体母婴阻断失败率为0.70%(19/2717),总体免疫阻断失败率为0.81%(19/2345)。HBeAg阳性孕妇中总体阻断失败率为1.21%(19/1574),免疫阻断失败率为1.51%(19/1256),HBV DNA载量>7 log10IU/ml的孕妇免疫阻断失败率为1.69%(16/949)。HBeAg阴性、HBV DNA载量<5 log10IU/ml和应用NAs抗病毒预防治疗的孕妇,母婴阻断成功率均为100%。应用免疫阻断和NAs治疗组间母婴阻断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对照组共53例婴儿HBsAg阳性,总体母婴阻断失败率为2.02%(53/2620),显著高于观察组(χ^(2)=12.733、P<0.001)。其中,HBeAg阳性孕妇阻断失败率为2.87%(15/523),HBeAg阴性孕妇为1.81%(38/2097),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张荣 唐雍艳 喻茜 丁志云 朱莉 姚杰 赵继 张玉 马德明 张丽娜 姚小英 丁善文 石尚虎 贾玉芳 沈静 王海燕 龚婵聪 沈秀娟 李明 钱峰 朱传武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母婴传播 个体化方案 阻断 乙肝孕妇孕期替比夫定抗病毒阻断效果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抗阻性阻断效果,通过探究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来进一步证明替比夫定在临床及护理领域的推广价值。方法:本文关于替比夫定抗病毒阻断效果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主要采用回顾分析与查阅患者病历资料... 姚杰关键词:阳性率 母婴 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0年 目的分析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产后出血和妊娠的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妊娠肝内胆汁淤积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选择单纯性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了,观察组选用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的产妇。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以及最后的妊娠情况都处于劣势,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增加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容易造成较差的妊娠结局。 唐雍艳 张玉 张丽娜 姚杰 姚小英关键词:产后出血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 基于个体化方案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阻断对选择性剖宫产分娩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应用个体化方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实施母婴传播阻断,分析选择性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9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HBV感染孕妇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其婴儿8~12月龄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HBV母婴阻断失败率、选择性剖宫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 702例HBV感染孕妇在我院分娩,分娩新生儿2 717例(含15例双胎),其中19例婴儿血液HBsAg和HBeAg检测结果为阳性,母婴阻断失败率为0.70%(19/2 717)。阴道分娩1 507例,11例婴儿感染HBV;剖宫产分娩1 210例(含15例双胎),8例婴儿感染HBV。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母婴阻断失败率分别为0.73%(11/1 507)和0.66%(8/1 21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831)。在剖宫产中,选择性剖宫产240例,婴儿感染1例,母婴阻断失败率为0.42%(1/240)。与上述失败率比较,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9,P=0.857)。选择性剖宫产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8年和2019年已为0。以2015年为时间界点,在2009~2014年和2015~2019年,选择性剖宫产率分别为14.86%(217/1 460)和1.85%(23/1 2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76,P=0.000)。是否进行HBV传播阻断干预及HBeAg阳性与选择性剖宫产率存在线性关系(P<0.05)。结论以个体化方案为基础的HBV母婴阻断显著提高了阻断成功率,选择性剖宫产率逐年下降,增强了孕妇选择自然分娩的信心。 张荣 钱峰 朱莉 姚杰 唐雍艳 张玉 马德明 张丽娜 姚小英 温娅 朱月萍 王银玲 王海燕 陈帆 李明 朱传武关键词:个体化方案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分娩 选择性剖宫产 熊去氧胆酸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予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每次250 mg,每日3次,以及丁二硫酸腺苷酰胺甲胺酯注射液1 g,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10 mL,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8%(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瘙痒消失时间和黄疸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甘胆酸(CG)、总胆汁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ST,ALT,TBiL,CG及总胆汁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剖宫产、早产、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肝功能指标,同时缩短瘙痒和黄疸消失的时间,改善妊娠结局。 姚杰 王枫关键词:熊去氧胆酸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多烯磷脂酰胆碱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基于个体化方案的HBV母婴传播阻断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2020年 研究十年来HBV感染孕妇剖宫产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文收集2009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分娩的HBV感染孕妇的剖宫产指针数据,运用SPSS软件多元线性回归、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本院乙肝孕妇剖宫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9年9月-2019年5月我院2702例乙肝孕妇分娩,总计分娩新生儿2717例(含15例双胎),阴道分娩1507例,分娩健康新生儿1507例,剖宫产1195例,分娩健康新生儿1210例(含15例双胎)。无指征剖宫产240例,疤痕子宫剖宫产276例,产程异常转剖宫产149例,其他产科指针剖宫产总计530例。剖宫产率为44.23%(1195/2702),2009年-2019年由76.47%最低降至35.29%;HBV感染孕妇剖宫产率影响因素:运用SPSS分析软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将疤痕子宫 无指征、 产程异常、其他产科指征剖宫产、乙肝病毒载量≥5log10IU/mL、新生儿感染率用步进法带入,结果提示无指征剖宫产、乙肝病毒载量≥5log10IU/mL为显著影响因素。结论:随着HBV母婴阻断取得阶段性成果,HBV感染孕妇剖宫产率逐年下降,无指征剖宫产比例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HBV感染孕妇愿意选择阴道试产。在疤痕子宫、无指征、产程异常、其他产科指征、乙肝病毒载量≥5log10IU/mL、新生儿感染率等因素中,无指征剖宫产、乙肝病毒载量≥5log10IU/mL是影响本院剖宫产率的主要因素。 张荣 唐雍艳 姚杰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分娩 无指征剖宫产 剖宫产率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新方法阻断效果 2015年 目的:本文针对乙肝免疫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效果的临床研究,通过进一步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来探索出一条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最佳诊治方法。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查阅病患者临床资料病历的统计分析方法,从中选取了我院近两年所收治的乙肝炎病毒感染孕妇100例,其中包括50例行接种乙肝疫苗治疗病例、50例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治疗的病例,分别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新生出婴儿宫内感染了为8.00%,对照组新出生婴儿宫内感染了为20.00%;观察组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抗病毒预防方法,免疫阻断效果显著。结论:通过此次临床研究表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干预乙肝炎病毒感染孕妇的临床诊治护理方法,相比较于传统的单纯注射乙肝疫苗的婴儿乙肝病毒预防策略,该方法的抗病毒阻断效果异常显著。 姚杰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阳性率 阻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