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良美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泉州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2篇动脉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血管
  • 2篇血流
  • 2篇颈动脉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彩色多普勒超...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多普勒超声评...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检查
  • 1篇血流成像
  • 1篇血流剪切力
  • 1篇引流
  • 1篇置管
  • 1篇置管引流
  • 1篇泡沫硬化治疗
  • 1篇皮穿刺
  • 1篇卒中

机构

  • 4篇泉州市中医院

作者

  • 4篇徐志鸿
  • 4篇段春霞
  • 4篇吴良美
  • 1篇林哲宏
  • 1篇曾志亮

传媒

  • 2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检查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检查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颈部血管检查的受检对象818人,其中409例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另外409人为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两组的颈部血管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斑块形成、内膜增厚、脑血管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血流增快组的重度狭窄比例高于血流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部血管检查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可预估颈部血管病变速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徐志鸿段春霞吴良美
关键词: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分析血流剪切力与脑卒中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评价分析来研究血流剪切力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脑卒中合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美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所有患者血流动力情况以及斑块的发生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共查出425处斑块,且斑块大多属于混合回声斑块,且双侧斑块的数量明显高于单侧斑块;检测结果显示,发生在卒中侧的血流剪切力数值明显高于未发生在卒中侧的血流剪切力数值,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剪切力与脑卒中的联系紧密,临床中可以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来获取脑卒中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信息,为该病患的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
徐志鸿段春霞曾志亮吴良美林哲宏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血流剪切力脑卒中
E-Flow血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价及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增强型能量多普勒(E-Flow)血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内的新生血管评价及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256例,患者均接受E-Flow血流成像技术检查。比较纳入患者中不同回声信号特征斑块的血流显示率、不同形态斑块的血流显示率,以及颈动脉斑块内有血流、无血流患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血流显示率由高到底的顺序为混合、低、中等以及强回声,而与低回声信号相比,中等回声信号以及强回声信号斑块的血流显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等回声信号相比,低回声信号、强回声信号以及混合回声信号的血流显示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混合回声相比,中等回声信号、强回声信号斑块的血流显示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不规则斑块血流显示率显著高于形态规则的斑块(P<0.05);斑块内有血流组脑梗死发生率为65.38%,显著高于无血流组的40.45%(P<0.05)。结论E-Flow血流成像对颈动脉斑块内的新生血管进行检测,可对斑块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脑梗死进行预测和评估。
徐志鸿段春霞吴良美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脑梗死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合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肝囊肿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合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肝囊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该院住院治疗肝囊肿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引流联合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引流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次数、用药剂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两组治疗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4,P>0.05);观察组用药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6,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合聚桂醇泡沫硬化提高了肝囊肿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了用药剂量,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徐志鸿段春霞吴良美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肝囊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