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海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三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城镇化
  • 3篇新型城镇化
  • 3篇生态
  • 3篇生态文明
  • 3篇生态文明建设
  • 3篇文明建设
  • 3篇TOPSIS...
  • 2篇地产
  • 2篇综合评价
  • 2篇熵权
  • 2篇熵值法
  • 2篇房地
  • 2篇房地产
  • 2篇改进熵值法
  • 1篇障碍度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人口
  • 1篇人口与经济协...
  • 1篇商品房
  • 1篇社区治理模式

机构

  • 13篇三亚学院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海南省发展和...

作者

  • 13篇庄海燕
  • 2篇王胜男
  • 1篇耿静
  • 1篇张继焦
  • 1篇徐游
  • 1篇刘迪
  • 1篇吴仁翔
  • 1篇马乾
  • 1篇景丽华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南海学刊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知识经济
  • 1篇统计与咨询
  • 1篇吉林农业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现代园艺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绿色科技
  • 1篇求知导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转居”社区治理模式探究——以三亚荔枝沟社区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农转居"是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而产生的,也是城市就地城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与迁移人口城镇化面临着大致等同的困境。本文采用典型抽样的研究方式,选取三亚最具代表性的"农转居"社区——荔枝沟进行问卷调查,从社会结构、生活质量、空间环境、组织管理、社会保障、精神归属、社区和谐与社区智慧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调查研究,进而得出该类社区治理的最佳模式,对三亚乃至全国"农转居"社区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庄海燕王胜男黄兰梅
海南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在对海南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省内特殊条件,分别建立针对全省自身条件的可持续发展和契合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两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对海南全省2010~2015年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进行测定,并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分析。最后综合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两个系统的评价结果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提出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路径。
庄海燕高佃恭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
五指山市房地产发展历程与调整方向探析——基于黎苗族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新视角
2017年
本调研报告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五指山市的房地产开发,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以及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文章首先介绍了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五指山的区位条件与发展概况;其次通过对2003~2013年五指山市有关房地产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五指山市房地产开发建设历程与现状;再次又走访了若干个比较具有代表性、已经完成以及正在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包括候鸟公寓、锦绣花园、翡翠花园、避暑山庄等,分析每个小区存在的普遍性以及特殊性问题;最后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为五指山市房地产的未来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庄海燕吴仁翔
关键词:房地产商品房保障性住房
基于TOPSIS模型的海南岛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变化及障碍度诊断被引量:18
2022年
土地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探讨海南岛土地综合承载能力,依据2009-2019年统计数据,采用TOPSIS和GM(1.1)模型从时序角度评价并预测了2020-2030年海南岛土地综合承载力,并借助ArcGIS软件和障碍度模型对各市县2015年、2019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动态分析及障碍度诊断。结果显示,海南岛土地综合承载力主要受经济与社会子系统的影响,2009-2019年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虽有波动但整体呈缓慢升高趋势,其中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子系统贴近度值表现为下降趋势,而经济与社会子系统贴近度值明显升高。预测结果表明2020-2030年土地综合承载力呈持续上升趋势。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动态变化差异显著,总体表现为沿海市县综合承载力水平高于内陆市县,2015年与2019年处于较高水平的是海口和三亚,处于中等水平的2015年为8个市县,2019年达到11个市县,处于较低水平的2015年为8个市县,2019年只有5个市县,并且各市县子系统承载力差异显著。障碍度分析表明,2015年和2019年子系统障碍度最高的是经济子系统,2015年障碍因子主要有经济密度(X_(9))、地均固定资产投资(X_(12))、耕地有效灌溉率(X_(6))及人均GDP(X_(8));2019年障碍因子主要有经济密度(X_(9))、地均固定资产投资(X_(12))、人均GDP(X_(8))及复种指数(X_(14))。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各市县土地综合承载力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将为海南岛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杨秀敏耿静徐游庄海燕陈文述
关键词:土地综合承载力TOPSIS模型GM(1.1)模型障碍度
五指山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被引量:10
2016年
从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生活五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确定了五指山市2009—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五指山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2014年各指标类型的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城镇化>生活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
庄海燕张继焦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AHP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
2018年
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我国经济强省广东省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其综合发展竞争力与省内其他市县相比差距显著。如何融入经济强省、缩小发展差距值得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正是解决此问题的最佳路径。文章首先分析连南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并将其置于全国、广东、清远大背景下进行比较;其次总结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城镇化发展历程与现状;最后运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对连南县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连南县的城镇化发展处于较低水平、基础薄弱的状态;2015年连南县新型城镇化各指标发展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人口结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经济转型升级,人口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庄海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房地产业对新型城镇化通径分析——以海南省五指山市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五指山市房地产各指标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作用程度。结果表明:2009—2014年五指山的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状态,始终处于中级与良好状态;2014年新型城镇化各指标发展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人口与土地始终是制约五指山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商品房销售均价、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经济适用房总计划投资额与新型城镇化呈正相关,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作用依次减小,新开工房屋面积与新型城镇化质量呈负相关,但影响作用程度较微弱。
庄海燕
关键词:房地产新型城镇化TOPSIS法通径分析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三亚市“村转居”社区变迁与治理探究被引量:1
2021年
“村转居”社区作为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的一种过渡形态,在治理模式上表现出了不同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独特性,成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障碍,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困境亟待破解。分析了三亚市自1984年设立居、村委会之后“村转居”社区的变迁过程以及空间分布,可以看出:三亚市城市社区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却有所放缓,且转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显现,较为符合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对“村转居”社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基层社会力量、村(居)民自治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以达到社区共治、加强社会组织的培养和组建工作、以点带面的形式开展“村转居”社区治理等多个治理方案。
庄海燕
关键词:城镇化
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六普以及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以黑龙江省九大主体功能区块为研究单元,分别计算各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人口与经济协调系数和协调发展系数,确定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水平与状况。研究表明:多数主体功能区的人口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松嫩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绥牡地区<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群<绥化农业为主体的建成区<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哈大齐工业走廊。
庄海燕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
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与优化路径被引量:3
2017年
2014年以海南省18个市县为基本研究单元,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旅游、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制度等6个一级指标。利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权重,以TOPSIS法计算得出各市县的一级指标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分别对其进行分级与排序,并运用Arcgis10.2绘制各类指标的分级与排名图件。结果显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沿海城市高、内陆城市低,地级与部分县级城市高、部分县和少数民族自治县低,沿东线快铁城市高、沿西线城市低的特征。最后,针对不同地区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措施。
庄海燕刘迪马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改进熵值法TOPSIS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